這郝橋雖然是個莊稼人,以種田為生,但卻有一手木工的手藝,在鎮上開了一家木工鋪子,在農閑的時候會出門給別人打一些木材家具,賺些錢貼補家用。
有一天他出去給別人打家具,這韓三娘給鎮上的一戶鄰居慶祝新店開業,就去吃了個飯。這開新店的人大家都管他叫老劉,開的是個豆腐鋪子。
當晚幾個人一塊吃飯喝酒到很晚才回來,第二天一早,她起來就抱著柴火去燒水,又碰到老劉。
兩個人站在一塊閑聊,老劉道“昨天得謝謝你幫忙了,我們家第一天開業,好多事情都忙不過來了。
韓三娘聽他說這話心里高興,忙把他們家的豆腐鋪子夸了夸。
老劉又道“說起來昨天你來我們鋪子里幫忙了,知道你家那兩個小家伙干了什么不”
韓三娘一聽他說這話,趕緊問情況。自從嫁到郝家,對于這兩個孩子,她一直都秉持著能打就不罵的原則,但凡能動手就絕不嚷嚷。
“我昨天聽人說,鎮上來了個賣梨的,他們兩個好像端著一碗黃豆出門換梨去了。”
韓三娘一聽氣得罵罵咧咧的就說要回家教訓孩子,自己才一天不在家,這倆孩子就開始偷偷摸摸掌著家里的東西換吃的了,真是欠打
宋聲聽到這,心神也跟著這故事走了,忙問道“然后呢這個韓三娘回去是不是打孩子了”宋聲又接著往下說。
這韓三娘氣呼呼的沖回了家,連水都不燒了,直接沖進屋里,把兩個孩子扯了起來,問道“你們是不是偷拿家里的豆子換梨吃了
倆孩子都說沒有。
韓三娘卻是不信,把人按在地上踩住脖子,又拽住孩子的舌頭,把灶膛里燒紅的錐子拿了出來,在他舌頭上燙了三下。
燙一下問一聲,“偷掌家里的豆子換梨吃了沒有”
等燙到第三下的時候,妹妹都挺不住了,改口承認了自己拿家里的豆子換梨吃了。
這下韓三娘聽了之后更生氣了,罵她小小年紀不學好,氣瘋了似的拽著衣服用那燒紅的錐子開始往她的背上燙。
哥哥想要護住妹妹,結果同樣被錐子燙了幾下,韓三娘看他們反抗,氣狠了,把兩個人踩在腳底下,一邊燙一邊罵道“讓你嘴饞愉東西,讓你換梨吃”
燒紅的錐子一下子燙了七十下,韓三娘累了,就找了根繩子,把妹妹的雙手捆上吊在房梁上。這還不算,又掌著錐子在哥哥的大腿上燙了七下,直接把人燙暈過去了。
一直到正午時分,眼瞅著兩個孩子奄奄一息了,韓三娘這才把人放下來。
這件事被里正知道了,親自跑到人家里看了一下,發現韓三娘把孩子虐待的不成樣子,直接把這
件事告到了官府。
聽到這,陸清一篇心疼故事中的兩個孩子,一邊期待著后續官府的態度。
“然后呢然后呢官府怎么說”
宋聲道“官府拘拿了韓三娘,一番審問之后,認為他的行為極其惡劣,然后給出了判決。”
書中的判決是這么說的
本婦窺夫不在,故將前妻兒女,舍情苦虐,已絕骨肉。原情,嫉妒之婦,大傷風化,擬合杖斷七十七下。若與前妻子女,同居相守,中間恐致別事,合依本縣所擬離異,相應。申乞照詳。
直接當堂打了韓三娘七十七大板,而且他放她回去之后會再次傷害孩子,官府直接強制郝橋跟她和離了。
聽到這個結果,陸清道“官府判的好這種人打她七十七板子都少了。”
“后來,刑部考核地方官員,這份判決送到刑部復核,刑部很快就下達了意見,不僅贊成這份判決,還多加了一條。
“加了什么”陸清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