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一聽這話,艱難的擠出一個笑臉,迎了上去說道“回官老爺,正是民婦。這也不知道是哪個多嘴的把事兒告到您那兒去了,這是民婦之家的家務事,就不勞官老爺費心了。
官差可不是那么好說話的,聽完后說道“孩子呢人怎么樣了”
鄭氏臉上一僵,這讓她怎么說孩子現在已經送到醫館去了,官差老爺要是知道人在醫館會怎么想
她這這這結巴了好一會兒說不出口,官差又道“別磨嘰,趕緊說實話。”
官差心里也發虛,看對方這支支吾吾的樣子,該不會真把孩子給打死了吧
這報官的人過來模模糊糊說了幾句,問孩子是什么情況也說不上來,所以他們得先問個清楚。
鄭氏說不出口,圍觀的鄉親們有那么多,她說不出口有的是人替她說。
“官差老爺,您可是不知道呀,這鄭氏真是太狠毒了,把孩子打得奄奄一息,好在鄉親們發現的早,及時沖進去把孩子救了出來送醫館了,可憐的孩子,現在還在醫館治傷呢
一聽說送到醫館了,就說明還活著,兩個官差心里不由得松了口氣。
鄉親們一看官差老爺親自問話了,紛紛七嘴八舌的說著剛才的情況。
你一言我一語的,把少年剛才的凄慘模樣說的是真真切
切。甚至有人還繪聲繪色的描述了一遍剛才鄭氏打罵人的狠毒模樣,然后大家紛紛要求官差老爺給做主。
兩個官差也沒想到事情鬧得這么大,整個巷子里的人幾乎來了大半,遠遠瞧過去,烏泱烏泱的都是人頭,這事要是一個處理不好,很容易激起民憤。
要是有那膽大的刁民告到知府老爺那,他們可就慘了。
一旁的葛老也說道“這孩子真是命苦,咱們鄉親們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還得官差大人們多費費心了。
兩個官差對葛老還是很客氣的,畢竟經常在這個片區巡邏,對于葛老的名聲他們也是知道的。
如今連葛老都這么說了,這事兒估摸著不是一件小事。
旁邊百姓們紛紛請求他們給做主,說一定要嚴懲鄭氏,他們雖然頭疼,畢竟這算是人家的家務事,但卻還是得重視起來。
不過在此之前,他們還得先去醫館一趟,看看孩子到底傷的怎么樣了。
雖然還沒見過人,但光聽著周圍鄉親們嘴里形容的那般凄慘模樣,就知道這孩子肯定傷的不輕。
官差問過孩子是在哪個醫館之后,就出發前去了醫館了。
醫館也是開在城西的,距離喬家巷隔了兩條街,算起來離的并不遠。
城西就這一間大的醫館,經常來看病的老百姓雖然多,本來來回回也就是那么一些,這醫館的劉大夫也在這坐診十幾年了,大多都認識。
此時的鄭老大已經在醫館了,醫館的劉大夫對他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瞅著他就不順眼,他在這坐了這么一會兒,劉大夫對他沒一句好話。
剛才少年被鄉親們送過來的時候,劉大夫看到那般模樣,都驚住了。
這滿身的傷是怎么弄的只是一個半大的孩子,除了一身的傷,看起來瘦骨嶙峋的,一個人輕輕松松就能把他抱起來,要不是問了才知道他原來已經十一歲了,他還以為孩子才七八歲大呢。
也是從送少年來的鄉親們嘴里知道的,這孩子就是喬家巷開醬油鋪子的鄭家大郎。這渾身的傷,還有現在這瘦弱的模樣,都是被他那后娘虐待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