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爹一回來就進了書房,關著門一句話不說。也沒有出口教訓他,也沒有記得上家去打他。可正是因為這樣,顧文彬心里頭才慌得厲害。
他爹這是怎么了怎么瞧著對他一副不怎么關心的樣子,一句話都不說,也不罵他,這讓他有些坐不住了。
他敲了敲書房的門,輕聲喚道爹。
顧通判坐在書桌前的長案上,朝著門口的方向看了一眼,留下一聲沉重的嘆息。
發妻去世得早,他沒有再娶,孩子是他一手拉扯大的。但也正因如此,從小他對孩子都有嬌慣。而且一忙起來,有時候就顧不上了。
他不禁陷入白責,是他沒教好孩子,再讓他不知百姓疾苦,所以能輕而易舉地說出人家穿著寒酸,瞧不起窮苦老百姓這種令人心寒的話。
回想了自己對兒子的教育,顧通判越想越難受。
站在門外的顧文彬沒聽到他爹叫他進去,卻聽到他爹一聲沉重地嘆息,他心里更慌了。
他站在門口道
“爹,今天是我錯了。你打我吧,你罵我吧,只要你能消氣。小心氣壞了身子。
顧文彬雖然腦子簡單,做事蠢了點,但對于顧通判這個爹,他還是十分關心的。最起碼是個有孝
心的人,不算泯滅良心。
顧通判聽到他認錯,心里好受了一點。“進來吧。”他道。
顧文彬聽到后趕緊推門進去,老老實實站在他爹面前,準備挨打挨罵。
可沒想到他爹不僅沒有打他,也沒有罵他,反而道“今日你的一言一行,皆是我這個當爹的過錯。
顧文彬聽得一頭霧水,怎么就是他爹的錯了
爹,你不要什么錯都往自己身上攬。今天、今天確實是我做得不對。可那也是因為您之前總是夸宋聲,我都覺得他才是您兒子,我是個撿來的。
“我夸他,是希望你能向他學習。看到同齡人比你優秀,你應該升起一股好勝心,奮起直追,而不應該看到別人取得了更好的成績,而心生嫉妒和憤恨。
顧文彬敝了撇嘴,道“我知道。一直以來,你都想讓我好好讀書,成為一個端方君子。可是爹,有時候那些話聽多了,我心里也會難受的。
誰想整天聽自個兒的親爹把別人家孩子的優秀掛在嘴邊,夸得天上有地下無,張口就是你,瞅瞅人家誰誰誰,會干什么,能干什么,有多么優秀,再看看你,能有別人一半優秀,我就知足了。
這種話聽久了就會生起一種自卑,不知道別人有沒有這種情況,反正顧文彬有這種感覺。
他知道自己不聰明,讀書上面也趕不上別人,但如果他爹換一種方法,督促他好好努力,也許今日他就不會找宋聲茬,還當著知府大人的面說出那些話,丟他爹的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