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聲挑了兩本有用的,都是手抄本。手抄本要比印刷本便宜許多,一本印刷本能賣二兩銀子,而這手抄本能便宜一半,一兩銀子就夠了。
在書鋪里逛了一會兒,幾個人出門去吃飯。
五個人去了附近一家還不錯的酒樓,宋聲沒來過這家吃飯,也跟著來湊湊熱鬧,不然干什么事情總是一個人,會顯得不合群。
果然,平時在班里跟他說過什么話的另外三個人,這一趟出來明顯話變得多了一點。而且會時不時地問他一些關于讀書方面的見解,宋聲也會耐著性子回答。
這么一趟下來,宋聲跟幾個人的關系親近了不少。
等到中午吃完飯,張俞思又提議一塊去另外一間很大的茶樓云水樓坐坐。
一般下午的云水樓大多都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在這里喝個茶,做個詩,談論一下人生,這就是書生們之間的交友集會。
宋聲是最不擅長作詩的,也不愛作詩。跟著他們去了茶樓,也只是一個勁地坐在那喝茶品茗,偶爾聽到別人作出了好詩,他也跟著鼓掌。
就連盛博文跟張俞思幾人也都乘興而至,即興做了兩首詩。
宋聲肯定不會在這里當場作詩了,不過為他們拍手慶賀他還是會的。
他們來的時候沒包間了,就在一樓大廳里找了個位置坐下了。今天還真是巧了,宋聲在剛進門的人中看到了陶豐的身影,他旁邊那個顯然就是楚越。
不是說這兩人不對付嗎怎么還一起出門來茶樓喝茶可見傳言不可盡信。
陶豐掃視了一圈,一眼就看到了,坐在人群中的宋聲。于是拉著楚越穿過了好幾個桌子的過道走了過去。
“宋兄巧了嗎這不是要不咱們擠擠”
宋聲看了看這張桌子已經圍了五個人,真是好難擠。
他只好往旁邊又坐了坐,幾個人也都互相擠一擠,讓掌柜的又加了兩個凳子,這才坐下。
茶樓里人多,不僅有作詩的,還有作畫的。宋聲頭一次覺得這種場合很無聊,他想回家陪他的小夫郎了。
特別是還有一個陶豐在旁邊嘰嘰喳喳地說話,頓時覺得更吵了。
“我跟你們說個事兒,你們還別不信,就是前幾天發生的。我爹不是咱們府城的鹽課司長史嘛,聽他說前幾天發生了一件大事”
陶豐特地賣了個關子,等
著其他人追問。
果然,大家一聽都想知道發生什么事了,紛紛問道dquo什么大事啊rdquo
本作者長亭渡提醒您小夫郎他旺夫呀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
陶豐壓低了聲音道“你們都知道吧咱們宛平的地界,吃的鹽那都是從水路運來的。”
前朝開鑿了一條大運河,雖然勞民傷財,但卻為后世運輸貨物形成了極大的方便,功在千秋。
他們宛平地界吃的鹽,從水路上運來比較快,所以一般都會走水路,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前幾天,運過來的鹽在到了夜里行到了河中心,連人帶船突然就消失了。”
“什么該不會是被劫了吧”大家聽完都很震驚。
這事兒可不能亂說,陶豐也是在家里無意中聽到他爹提起的。這會兒都讓大家小點兒聲,生怕被周圍其他人給聽見了。
“那可是河中心,那么深的水呢。怎么可能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而且那可是官船,不要命了嗎敢劫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