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清看過去,就忍不住發笑。原來也有相公不擅長的事情呀。
還好家里新砌成的灶房比較大,這么多人圍在一起,擠一擠還是坐得下的。
幾個小孩在旁邊嚷嚷著自己也要包餃子,宋英給他們洗了洗手,又把衣袖給他們往上挽了挽,拿了一個面皮兒給他們試試手。
包餃子的樂趣就在于,全家人一起上陣,說說笑笑,夸夸誰包的餃子好看,再嘲笑一下誰包的餃子最丑,在一片熱鬧聲中,把這盆餃子餡兒包完,就可以下鍋了。
眼瞅著餃子快煮好了,宋平和宋峰把準備好的爆竹拿了出來,大年三十晚上吃餃子之前是要先放爆竹的。
跟去年一樣,這會兒家家戶戶的爆竹聲此起彼伏,昭示著新的一年即將來臨。
餃子是分批下的,一鍋下不了那么多。一碗一碗的端出去,有蹲在院子里吃的,還有站到院門口吃的。
不管怎么樣,今年這個年,還是個團圓年。
去年的年夜飯比今年的豐盛多了,除了包了餃子之外,還做了許多菜。但今年因為宋成的事,前面該準備的東西有些都沒準備,到了晚飯之好多下點餃子吃。
吃過飯之后,就到了一家人守歲的時候了。
不過守歲之前,按照慣例,張杏花又把一家人都叫到了堂屋里,說了說今年家里的情況。
今年他們家比去年多掙了不少,這一年靠著燒炭,幾乎每個月都有些進項。不過在入冬之前,掙的不多罷了。
入冬之后,炭燒的多,掙的也就多。再加上宋聲弄的火鍋鋪子,全都是自家人在里面忙,除去材料之類的成本,幾乎是凈利潤。
年前的時候陸鳴就把這一次掙的錢清算之后送過來了,宋聲把他這個掌柜的該得的那部分給了他,剩下的全交給了張杏花。
張杏花道“今年三郎做主開的火鍋鋪子掙了不少錢,估摸了一下,落到咱們手里的,大概有三百兩。”
“我跟三郎商量了一下,這些錢里面,你們三房里面各有功勞。大郎媳婦兒跟二郎媳婦兒都是主力,還有玉哥兒跟夏丫,都出了不少力。這里面拿出來一百兩,分給你們當工錢。另外五十兩給三郎,方便他在府城里讀書用。”
“這次給四郎打點也花了不少錢,這錢都是清哥兒從他們三房里拿出來的,所以這里面的一百兩,還給三郎和清哥兒。”
“至于這剩下的五十兩,就放在我這,由我這老婆子管著。”
這些是鋪子里的盈利,全都分了一下。
接下來還有燒炭掙的錢。
“今年給縣令大人府上供了不少銀骨炭,加上賣出去的灰花炭還有灶炭,剛才讓三郎幫忙算了一下,這個冬天大概掙了差不多二百兩銀子。”
“燒炭的活都是老大,老二和老三在忙活,每個人都分二十兩銀子,這些錢就給你們留作過年走親戚用。剩下的錢就全都歸到我這兒,家里以后有什么大事需要出錢的,都從我這里出。”
張杏花一碗水端平,給各房的錢不算少,畢竟一年到頭他們也很辛苦。
果然,大伯母跟二伯母,還有大嫂二嫂他們聽到這么多銀子分給她們,心里都十分高興。
別人家的財政大權都在婆婆手里掌握著,他們家雖然也是一樣,但婆婆明事理,會給他們留一些辛苦錢當做私房錢,這些錢他們可以自己攢著,平日里想給自個兒房里添些什么東西,就可以拿這些錢去買,婆婆是不會干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