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五郎是這個辦事麻利的,他平時很少多話,有很多道理他自個兒心里都明白。
就拿宋聲現在交給他收番薯的事來說,他必須得辦的又快又好,這樣人家對他的印象才更好,以后還有這種活就會來找他做,長期發展下來,肯定能靠著這個掙不少錢。
所以一回去他就趕緊跟家里的幾個兄弟合計這個事兒,好在他們家幾個兄長都是老實人,沒那么多花花腸子動什么歪心思。有上次收番薯的甜頭在前,全家人都十分積極。
兄弟五個人,每個人負責去一個村里收番薯。魏大郎得顧著家里,就留在他們村里收,如果有人把番薯拉到他們家來賣,他負責稱重結賬。
魏五郎和其他的幾個兄長都去了附近的村子,走之前魏母專門給他們換了一袋子的散錢帶在身上,他們做的是誠信買賣,收完人家的番薯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這樣人家才會相信他們,把番薯賣給他們。
況且村子跟村子之間雖然離的不算近,但都是附近幾個村的人,幾個村子之間的姻親關系錯綜復雜,稍微一說就知道是哪個村子里的人,村民們之間會更信任一些。
魏五郎他們拿了幾個麻袋出門,上次他們在村子里收番薯的事兒后來傳到別的村子里,人家都是聽說了的。
這次出來去別的村子里收番薯,一聽是他收的,大家賣番薯的勁頭特別足,都說讓他在村里等著,紛紛回家拿番薯去了。
城外的薛家村。
在河邊洗完衣服的婦人薛六娘正端著盆回家,路過村也是聽見有人在吆喝著說是收番薯,她想起家里堆的那一堆番薯,今年種的多,壓根吃不完,這段時間天天吃番薯她都要吃吐了。
這會兒聽見有人收番薯,趕緊跑過來問道“小郎君,你是真要收番薯啥價啊”
魏三郎老實巴交的說道嫂子,我就是隔壁魏家村的,今天來村里收番薯,四文錢五斤。”
薛六娘一喜,“真的那你在這里等著先別走,我讓我家那口子把我家的番薯扛過來。”
像薛六娘這種情況,薛家村有很多。魏三郎是個老實人,不會耍心眼,拿著桿秤和袋子,就蹲在村里的一個樹底下,有村民把家里的番薯拿來賣,他就拿秤給稱一下,把錢一算,掏出腰間的錢袋子給人家結錢。
村民們拿到手里的錢,知道他不是騙人的,心里頭更高興了。沒想到這年頭竟然還有人收番薯,那么多番薯還以為得吃到過年了呢。
魏家兄弟五個收番薯也是有風險的,畢竟宋聲沒有給他們預支工錢,前期下來收番薯全靠他們自己出本錢。
但魏五郎沒由來的就是相信宋聲,他覺得這個大哥值得信任。
因為這次要收購的番薯量大,就算是一分錢一斤也要花不少本錢。
魏母一開始還有點猶豫,但家里的兒子都贊成做這件事,她便把這幾年家里攢的錢全都拿了出來給兒子們做本錢。
宋聲不知道魏五郎回去是怎么收購番
薯的,但他的效率非常高。
不過五天的時間,魏家兄弟幾個就拉了好多番薯來。全都是用板車拉的,來回路上花了不少時間,足足拉了一天的時間才全都拉來。
宋聲拍了拍魏五郎的肩膀,夸道“做的不錯,效率很高。我已經讓人在過秤了,等下給你結錢。”
魏五郎并不知道宋聲的身份,他讓魏五郎他們直接把番薯拉到了一個大院子里,這個院子是宋聲讓衙門的人找工匠修的一個大倉庫。
然后他又掉了幾個衙門負責收糧的人過來,現在不是收糧食的時候,這些人比以往要清閑。宋聲把人征調過來稱番薯算錢。
魏五郎他們幾個看到穿著衙役的衣服的官差時,嚇得臉都白了。以為他們是做了什么違法的事,官府派官差來捉拿他們的。
就在魏五郎哆嗦著身子要跪下解釋時,他聽到宋聲溫和的嗓音響起“你們把這些番薯清點一下,按照一分錢一斤結算,除此之外,每一百斤番薯多結算一百文,算是給他們的酬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