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粉條如此暢銷,原先收購的番薯消耗的也就快。如今已經十一月底,等到明年四五月份才是種春番薯的季節,大概三個月,等到九月份才能收。
這期間番薯定然是不夠用的,所以在新一波的番薯下來之前,粉條是個非常緊俏的東西。
宋聲想了想,打算新年過后開春就張貼告示,告知下面的老百姓現在外面流行的粉條是用番薯做的,到時候他會開設粉條廠,大量收購番薯。
如此一來就能調動老百姓們種植番薯的積極性,官府親自出面,肯定有大膽的愿意嘗試。
這段時間通過賣粉條,衙門的公賬也多了一筆收入,雖然不是很多,但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能有這么多進賬,已經非常可觀了。
衙門上下的衙役都在背后悄悄說現任的知府大人很能干呢
宋聲忙了一天回到家,劉姑姑和往常一樣已經做好了飯菜。
十一月的肅昌天黑的更早,他到家的時候天已經黑的透透了,只能借著月光走夜路。
宋老三來的這幾天里也沒閑著,白天有空的時候他就出去轉了轉,轉完之后回來心里也拔涼拔涼的,村里的阿旺說的也沒錯嘛,這地兒就是又偏僻又荒涼,那街上賣東西的人都很少,還有那個城墻,看著就不是啥好地方。
兒子被派到這種地方當官,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是個頭。他越想越憂心,索性也不出去逛了,專心在家幫忙照看孫子。
宋聲回到家吃過飯后去檢查了一下團團和圓圓的課業,雖然他不想那么早就開始雞娃,但從從小開始學習三字經沒什么壞處,還能增長見聞。
檢查了一下兩個娃娃學習的進度,他驚訝的發現團團在學習上進度非常快,三字經全會背不說,已經開始看其他書了。
他自己也不知道看啥,就在他的書房里面瞎找了一本。宋聲一看,竟然是四書五經。
仔細一問才知道,團團的三字經早就背的滾瓜爛熟了,而且一本書他認字認得很快,讀過幾遍之后就能八九不離十的背下來,簡直遺傳了宋聲過目不忘的能力。
宋聲感到高興的同時,也隱隱有幾分擔憂。早慧的孩子身體容易出問題,不都說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越是聰慧,身體就越容易出岔子。
宋聲想了想,把團團抱在腿上捏了捏他的小臉溫聲說道“團團,四書五經現在還不適合你這個年紀的看,等過幾日我給你找兩本別的書來看好不好”
團團乖乖點點頭,然后奶聲奶氣的說道“爹爹,我想去上學。”
宋聲驚訝“上學”
“我看隔壁的朱哥哥每天都會去上學,他比我認的字多,我也想學。”
團團已經四歲多了,宋聲不想讓孩子這么早背負沉重的課業,想著再過兩年送他去私塾念書。
沒想到這孩子今天竟然主動提出來了,他口中所說的朱哥哥是隔壁家的孩子,人家孩子如今已經七歲了,今年剛上私塾。
“團團真
的想去私塾上學嗎每天都要早起的,還要背書,夫子還會抽查的,如果背不過,會打手板的。”
團團搖搖頭,一副稚氣的模樣自信的說著“不會的,我背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