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一會兒陸尋也起來了,團團和圓圓兩個孩子睡得早起得早,陸尋幫他們穿好衣服,這才把他們都帶出來。
兩個娃娃一到院子里看到宋老三在忙,高興的撲過去說要給他幫忙,結果過了一會兒,宋老三要干的活沒少一點反而還多了起來。
宋老三臉上掛著笑,嘴上一邊夸著兩個孫子懂事,一邊跟陸尋這個親家說讓他把兩個孩子帶遠一點,等會兒再過來玩。
今年新氣象,老百姓們一年到頭的日子過得再窮再苦,過年的時候總是喜慶的。平日里再節省的人家也都會買幾匹像樣的布做新衣服,再怎么舍不得吃肉的人家也會買上幾斤肉,讓家里的孩子過過嘴癮。
這是宋聲初來肅昌的第一年,時間短,暫時還看不到什么變化特別大的地方。宋聲想,再有一年,等粉條廠建起來正式運行,情況一定會好轉的。
過了一會兒宋聲和陸清也都起來了,難得睡個懶覺,他們起的相對晚一些。家里的其他下人早早就起來了,劉姑姑一早就去了集市買菜,宋喬和韓青他們則是幫忙在門口兩側各掛了一個紅燈籠,瞧著就喜氣洋洋的。
團團和圓圓鬧著要貼對聯,兩個寶貝孫孫提出的要求,宋老三這個寵孩子的怎么可能不滿足
他讓劉姑姑和了一團濃稠的漿糊,拿了一把小刷子就帶著兩個娃娃去貼對聯了。
大年三十晚上,宋家一家子過的還算熱鬧。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宋老三和陸尋算是家中最年長的長輩了,再加上團團和圓圓兩個娃娃,就更熱鬧了。
翻過年,初一是親朋好友串門聊天的時間。宋聲和陸清來此地也不過半年,陸清大部分時間又都在家里忙,結交了幾個城里頭的夫人,但并沒有特別投緣的,所以初一也就沒出門,在家待著。
如今依照宋聲的地位,初一就算他們不出門,也有的是人往他們家來拜年。
李如成,趙游和崔海他們幾個都來拜年了,還都是帶著自家夫人和孩子一塊來的。
還有城中一些得臉的商戶,想要在這里好好做生意,當然要跟這里的官員打好關系。有不少生意場上的人都派人送來了年禮。
像是開首飾鋪子的,還有綢緞鋪子的,布莊,糕點鋪子等等,基本上全都送了自家的東西過來。
這個年過完,陸清光是在家就收到了不少年禮,不過這些也都不是白收的,禮尚往來他也要給人家回禮的。
依照每家送來的東西貴重排序,陸清把這些登記在冊,哪家送來了什么東西,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他得回一樣差不多的年禮回去,這叫禮尚往來。畢竟之前在經常呆過兩三年,跟京城官員的夫人打過交道,在這方面他已經游刃有余了。
這方面宋聲就不如陸清了,陸清對這里的門道門清,不出半天的時間就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
宋聲在旁邊看著直點頭,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還是夫人厲害,這些
禮節上的東西做的十分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