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府城隨著粉條廠的建立,好像有什么東西開始不一樣了。
四月的時候,陸清給團團和圓圓在附近的一個私塾給他們報了名,兩個四五歲的娃娃開始去私塾上課了。
每天接送他們的任務交給了宋老三,陸尋則是幫陸清打理酸辣粉的鋪子。
每天鋪子里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根本忙不過來。陸清雖然不出面,但每天的賬務和流水他都堅持過目清賬。
除了這些,陸清作為知府夫人,逐漸開始有一些必要的應酬,
這樣一來,鋪子里的事他就開始忙不過來了。陸尋跟著他學了一段時間看賬本,現在鋪子里的事兒已經由他負責看顧了。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到了七月,進入盛夏時節,整個大地都被炙烤著,樹上的知了白天黑夜像是不嫌累的叫個沒完。
粉條廠的工人們脖頸上都掛著一條汗布,天太熱了,干一會兒就要拿著布巾擦擦汗。
經過這幾個月的發酵,肅昌終于打響了粉條的名氣,陸續吸引了一些外地客商過來進貨。
因為粉條的熱銷,導致番薯供應量不足,在春季耕種的時候,宋聲特地下了一道告示,讓下面的老百姓把那些肥力不好的地全都種成番薯,新鮮的番薯可以賣到粉條廠,他們無限量收購。
現在番薯兩文錢一斤,這東西沉,番薯塊頭又大,一塊地能產好幾千斤的番薯。這么下來,比種地還要掙錢。
很多老百姓都開始種番薯,只是新一輪的分數等到九月才能成熟,這期間番薯還是不夠用。
不過夏天天氣熱,酸辣粉明顯沒有天冷的時候受歡迎,吃粉條的人也少了起來。
粉條廠進入了淡季,但外面涌來的訂單卻一直在增加。
宋聲忙的腳不沾地,一天下來喝水的時間都很少。
他在案房坐著看最近幾個月粉條廠的流水,下面的鄭昀跟他匯報著情況。
“廠里接了不少訂單,不過都跟他們說好了等新一茬的番薯下來才能交貨,最早也要到九月份了。”
宋聲翻著賬本看了看,粉條廠的發展比他想象的要順利很多。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同類競品,做粉的只有他們這么一家廠子,最主要的核心技術并不好學,所以才能這么順利。
現在已經是七月了,再有兩個月新鮮的番薯就要下來了,一進入九月溫度就會下降,冬天吃粉條的人多,到時候就會進入旺季。
這幾個月粉條廠掙的錢除了給下面的工人發工錢,剩下的按照比例是給他們幾個股東的分紅。
蘇昌平拿到第一筆分紅的時候,絲毫不敢相信,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竟然有幾百兩銀子。
雖然這跟他當初投入的錢相比差了許多,但卻讓他十分高興。這才幾個月呀,就賺了這么多。看來他當初把鋪子都賣掉,孤注一擲做的這個決定是對的。
這也讓蘇昌平更加堅信跟著宋聲這個知府大人做事情了,跟著人家干事情有肉吃呀
粉條廠掙了錢,雖然還沒有回本,但按照這個速度,一年之內回本完全不是問題。
這么一來,衙門的賬上就富裕了很多。之前那些最初做粉條的那些衙役也都拿到了分紅,他們是最早跟著宋聲做粉條的人,現在在廠里面做技術指導,每個月的工錢都比以前多。
衙門賬上有錢了,宋聲給衙門里所有當差的都漲了俸祿,要知道他們這個俸祿一直都很低,好幾年都沒漲過了。
宋聲給他們這么一漲工錢,大家臉上都喜氣洋洋的,心里都十分感激宋聲,在心里打定主意
以后更加死心塌地的給知府大人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