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算他們招足夠多的工人生產粉條,但原材料番薯卻沒那么多。
今年他們這兒的老百姓有很多都轉種了番薯,這才有更多的原材料得以利用。但如果是用到軍糧上,這么點番薯肯定是不夠的。
只有大面積種植番薯了,再建幾個分廠,招更多的工人生產,才有可能供應得上。
他們這里現在才剛剛起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凡事還得一步一步來。
現在他在景帝面前得臉,做事情更加要慎重一些,朝廷里面有些人可看不得他好,行差踏錯一步就容易前功盡棄。
宋聲覺得粉條可以用來當做行軍干糧的事不能由他來說,不然被有心之人渲染,該說他插手軍隊的事兒了。
畢竟如今宋家還有一子就在軍隊后勤任職,專門負責軍糧的采購和安排。如果被有心人添油加醋說一些中傷他們的話,很容易被人懷疑他們借由采買軍糧的事中飽私囊。
說起來宋成,如今也混得人模人樣的了。他雖然不適合上戰場打仗,但是軍糧采購分配運輸等方面他卻很擅長。
之前打仗的時候他還立了功,只不過現在還在邊境的守備軍中任職,現在已經官拜六品了。
因為離得遠,他尚且回不了家。跟旁人服兵役的相比他有個不同之處,別人服滿五年就能回家,他卻因為當上了正兒八經的官兒,想要離開邊境還得向上打報告申請。
一到年底申請回家探親的兵將很多,都得排隊等著。他去年就遞交了申請排隊等著了,還不知今年能不能輪到他過年回去呢。
現在的宋家村里,人人都知道老宋家可不得了了,從他們本家出來的宋聲和宋成都已經當了官,還有一個女婿李滿更了不得了,人家在皇宮里當官。
聽說他們家宋英二婚竟然還找了個好人家,家是京城的,就在京城附近當官,以后人家就能當官夫人了。
消息傳回宋家村說的一個比一個熱鬧,要知道宋英可是帶著兩個孩子和離的。這種情況在他們鄉下能找個頭婚的人家嫁了就已經是頂天的好福氣了。
沒想到人家英子更有福氣,直接嫁到京城去了。這潑天的富貴像是瞄準了他們老宋家似的,一個挨一個的往下掉,村里的人羨慕兩個字都說麻了。
最高興的莫過于張杏花了,家里的人越來越有出息,她每天心情都是高高興興的,這兩年跟她一般年紀的老人身體都相繼不好了,只有她身子骨還算硬朗。
二伯母一家子也是相當高興的,宋聲雖然是宋家人,但卻不是他們的兒子,到底隔了一層。宋成就不一樣了,這可是他們的親兒子。
兒子這么有出息,他們做父母的也開心。唯一不開心的就是兒子都這么大了,從前的宋成還總是把娶媳婦兒掛在嘴邊呢,可到了現在都沒聽說什么娶妻的風聲,還是孤零零寡人一個。
這讓趙氏沒少操心,可是兒子離得遠又不回來,就是想給兒子相親叫他娶個媳婦兒,都沒法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