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天氣漸漸轉涼,進入秋冬時節。宋聲越發忙碌起來,陸清的事情也漸漸多了起來。
城里開了兩個大廠子,一個粉條廠一個磚廠,誰不知道這背后主事的人其實是知府大人。
這么一來,來跟陸清這個知府夫人結交攀關系的人就更多了。陸清不得不交際應酬著,還得忙著管鋪子的事兒,都沒空管兩個孩子了。
等到他忙完事情后,才發現自家兩個孩子不知道什么時候領了一個小娃娃回來,小臉臟兮兮的,衣服也臟兮兮的,活像是從泥堆里撿出來的。
“阿爹,他好可憐,都沒有爹爹娘親的,咱們能留下他嗎”
陸清訝然,等他問清楚情況才知道,這個孩子是城西的一個破落戶家的孩子,看起來七八歲,卻瘦弱的厲害。
實際上已經這孩子也是可憐,家里父母前不久去世了,沒有爺爺奶奶,其他親戚都嫌他太小,不愿意養著,他就一個人吃百家飯,小小年紀就在外面討生活。
陸清沒說什么,讓宋曉帶他下去洗澡換衣服先住下了。
晚上的時候,陸清把這個事告訴了宋聲,宋聲嘴唇抿了抿,說道“其實城里有很多像這樣的孩子,沒有地方去,只能在外面流浪。”
已經成年的乞丐可以憑著自己的力氣找活干,像現在的磚廠,只要身體健康有力氣就能進去干一些力氣活養活自己。
但像這么小的孩子還不行,無家可歸,又沒有養活自己的能力。
“那有沒有什么地方能收留這些孩子不然也太可憐了些。相公,要不咱們找一處地方專門置辦一個宅子收容他們吧。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慈幼院,你看怎么樣”
宋聲沒想到陸清的思想竟然這么超前,這種類似福利院性質的地方都能夠想得到。
他原先沒有考慮這個問題,是因為當地的經濟實在是負擔不起,現在一點點都在好轉,是不是也該建立一個公辦學堂了。
民風要想開化,就得多學習科學知識,不能一有什么事情就只會祈求上天。而且那些年幼的孩子們如果通過學習能夠掌握一些知識技術,那以后就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
“你說得對,不過得好好規劃一下。慈幼院倒是可以先開起來,你最近有空可以先看看選址在哪里比較好,剛好磚廠新招了一批工人,磚的燒制速度也快,到時候就重新蓋一座慈幼院,不費什么事。”
陸清本來也是隨口一說,沒想到相公立刻就同意了,還讓他來操辦這個事兒,他眉眼彎起,笑了笑爽快的應了聲好。
于是磚廠招工的風還沒徹底刮過去,百姓們就聽說城西一處荒地專門圈起了一大塊地方,正在招募泥瓦匠蓋房子。
一開始人們都不知道咋回事,怎么就突然在這里建起房子了
后來逐漸有人聽到消息,說是知府夫人憐憫無家可歸的孩子,要在這里建一座慈幼院,專門收容這些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