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二其實還好,他給自己找了點事做,這粉條廠的很多事情他都主動攬了下來。每天都笑瞇瞇的去粉條廠巡查,這可是他兒子一手創辦的,宋老二自豪的不得了,好像這廠子有多么金貴似的,他每天都要過去巡查一遍。照他的話來說,那就是“這可是我兒子的心血,我可得替他看好了。”
不過陸尋與他不同,平日里不大出門,每日除了做一些針線活,就是送團團和圓圓去學堂上學,再負責接他們回來。
“我問過阿爹,阿爹性子使然,不愛出去逛,就隨他去吧。我瞧著他精神挺好的,今兒個還說團團和圓圓又長高了,要再給他們做一身新的小衣呢。”陸清道,他明白阿爹的性子,如今這般,看著沒什么不妥。
“嗯,那就好,就怕岳爹在家憋悶的慌。”
“算算日子,年前給奶奶他們寫的信應該也到了吧”陸清道。
又是一個新年,他們還是沒機會回宋家村,只能寫封信回去,再讓人給捎點這邊的土特產。
“差不多吧,這次走的官驛,時間要慢一些,總歸年前應該是能收到的。”
“我聽說磚廠已經擴招了兩次人手了”陸清沒插手磚廠的事,這會兒也是閑聊,他便問了一句。
說起這個,宋聲嘆了口氣,歪著頭靠在陸清的肩膀上,放在他腰上的手略微收緊了一些。
“怎么了這是嘆什么氣啊”
“你有所不知,這磚廠干的大部分都是力氣活,所以招的人一般都是干力氣活的大老粗,什么都不懂,所以得有人在上頭管理著。可偏偏有些人就跟不上道似的,說一步做一步,不說就不知道怎么做。”
這讓宋聲心累極了,他現在覺得老實的人果然好,但頭腦靈活善于鉆營的也不錯。怪不得很多領導都喜歡會揣摩他們心思的下屬,宋聲如今終于心有同感了。
聰明人會猜他的心思,他就能省去很多事。說一步后面人就知道第二步第二步怎么做,這才是他喜歡的下屬。
可偏偏這里從前太窮,能夠供得起讀書的人家就更少了。大部分人都沒什么文化,連大字都不是一個,做起事情來就有些遲鈍。
“相公別急,慢慢來,實在不行可以去請個夫子,定期去給他們授課,教他們學些知識。”
宋聲覺得這是個好辦法,畢竟磚廠除了干力氣活之外,還要會數數,算賬。還要會出訂單,做契書,事情也挺繁雜的。
“清清真聰明,改天我
就讓人請個夫子過去給他們上上課。”
最好多認一些字,會一些簡單的數學加減法,會數數,不然到時候燒出來的磚少了一些都不知道。
宋聲說著說著,又說起了年后的打算。
“年后我想把剩下的路都修了。”
“修路去年不是才服過徭役,今年如果再征調民夫服徭役,是不是不太妥當”
“這次不是服徭役,我打算直接招工去修路。反正農閑的時候,很多老百姓都閑置在家中。他們可以來報名去修路,官府會給他們發工錢。”
去年服徭役的時候,只把城里的主干道還有各個縣通往府城的官道修了,城里其他的路還有附近的一些路都沒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