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人不少,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也多,春耕剛過,很多人本來打算去外面找活干的,這個時候還沒出發,剛好都能去報名去修路。
村民們聽完里正說的話,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有些村民這幾天進過城,聽到了一些消息,但知道的都不是很清楚。
“去年服徭役的時候不是還管三頓飯的嗎,這次怎么只管一頓飯呀”
“那服徭役的時候一天是給你三十文嗎這次給的錢多,咱們大家又離家近,回家吃住也方便,多好的事。宋大人讓管一頓飯就不錯了,就你還挑三揀四啥呢”
“哎呀我也就隨口一問嘛,一頓飯就一頓飯,總比沒有好。而且一頓飯也要好幾文錢呢,能省一點是一點。”
“對,一頓飯就一頓飯,這個不重要。工錢發到位就行,三十文一天是真的不沒騙我們吧”
“沒有,我前兩天進城看到官府貼的告示了,上面寫的就是三十文一天。不過不知道啥時候開始報名啊里正,咱們咋弄是現在跟你報名嗎”
“先等消息,等上面需要的人數下來,你們再來我這里報名。”
府衙的事情多,宋聲讓人把告示貼下去之后,就把這事交給新上任的通判吳大人負責了。
吳大人是從下面的西平縣縣令位置提拔上來的,他的年紀比宋聲還要大上一些,不過他對宋聲很
是恭敬,辦事也盡心盡責。
他讓人把所需要的人數按照工程的路段進行了分配,讓人通知了附近幾個村的里正,開始進行征調民夫報名的工作。
里正得到消息之后,趕緊把村里的人都召集了起來,說道“剛剛上頭給信兒了,咱們村要出六十個人修路,主要修從崔家營到盧家灣這一段路,有想要去的,今天可以來找我報名了。考慮到咱們村分配到的名額不多,每家只能出一個人報名。”
“我報名”
“我也報名”
“別擠別擠,一個一個來。”
村民們個個都踴躍報名,從崔家營到盧家灣這段路可不短,就算是修的不那么寬,估計也得修上個把月。
如果按照三十天算,一天管一頓飯不說,每天都有三十文的工錢,那么三十天下來,差不多就有將近一兩銀子。
如果要修兩個月,那到時候就能掙將近二兩銀子。
那可是二兩銀子呀
稍微會算的人就知道這活兒好,所以一收到可以報名的時候,村民們都沸騰了,一個賽一個的主動積極,踴躍著舉手往前沖。
里正專門從屋里搬出來的用來寫名單的桌子被圍的水泄不通。
還有一些年紀特別小的,才十二三歲就竄到前面來舉手報名。里正看了他一眼,沒同意。要知道這招工也是有年齡限制的,太小的孩子官府明確說了不要。況且他眼前這個不僅年齡小看著還瘦弱,這干幾天活要是給累倒生病了咋整
他可不敢冒這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