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電話打來,以為人家生氣了,要電話罵她才盡興,更不想接了。
她磨磨蹭蹭還在猶豫,電話就掛了。
才舒口氣,那邊又打進來。
再不接就不像話了,云洄之點接聽,溫聲道“阿姨,我在外面呢,現在還在開車。回去我再跟您聊好嗎”
辛瑜聽得一愣,不知道是不是云洄之太懂事,偽裝得好的緣故,沒聽出一點點哭唧唧的腔調。
情緒很穩定,聲音清越,說話抑揚頓挫跟陽光鋪開一樣,讓人聽得耳朵都舒服。
辛瑜第一次跟她談話就注意到,她是個情緒很積極,談吐也容易讓人舒服的年輕人。
哪怕你感覺她是故意在討你笑,也不會因此不悅,反而忍不住去配合,讓她輕松些。
上回在家把她說哭了,辛瑜心里總過不去。
要是自己孩子,不高興了打一頓罵一頓都不算什么。別人的孩子她也沒養過,被她弄得一臉淚,人家爸媽知道了多心疼。
明明也不是她一個人的事,是自家女兒跟人家戀愛,把人家迷得從外地追過來,死心塌地的。
自己又單方面把人說哭,這事怎么想都是自己做得不好。
那段時間,云洄之不再勤快地給她發信息,她就知道傷著人家心了,暗暗反省和嘆氣。
人家跑上門給她做飯,那是為她女兒才博她歡心,想被她認可。
結果第一次上門,忙前忙后,累了一場,她還沒給好話。
要是云洄之從此不發消息也就算了,冷就冷吧,大不了就鬧掰,以后沒必要再來往。
偏偏云洄之懂事,一邊小心翼翼地保持距離,一邊隔兩天問候她的身體,擔心她吃飯沒胃口。
真是比親女兒還體貼。
辛瑜抱著一種哄她的心態,偶爾尋些話題跟她聊。
她但凡不上課都回得很及時,辛瑜說怕打擾她,她下秒就把課表發來了。
早讀晚修和英語課,包括每周固定的開會時間都在上頭。
阿姨,這些時間之外,我一般都有空。您無論想跟我聊天,還是想見我,我都可以。
辛瑜當時看著那張表想了許多,自己女兒上班這么多年,都沒給過她具體的時間。
她生病這半年來,若游還算上心,經常回家,不是陪她就是帶她跑醫院。
但是從前不經常回,一問就是在忙,也不曉得她怎么那么忙。
辛瑜在那一刻有種錯覺,好像多了個女兒,性格完全不一樣。
云洄之似乎把之前的不愉快忘了,又開始每天都跟她問候,分享生活。
偶爾還給她送幾道做起來很麻煩但是補身體的湯。
云洄之好像喜歡攝影,分享的照片都很有意境。
起霧的清晨,月光下的樹影,校園花壇里凋謝的花瓣,看學生做操的楚若游背影
辛瑜常常一個人在家,雖然會使用手機,丈夫每天回來,也常跟親朋見面,但身體不適導致情緒敏感,難免感到孤獨。
這種孤獨情緒,她盡量自我調節著,生病已經給家人帶來很多不便和壓力,她不想再因矯情去打擾他們。
忽而有個小孩活潑開朗,勤快地跟她分享,也常發朋友圈。
小孩性格好還細膩,對花花草草,太陽月亮都感興趣,還能讓她知道她女兒在干什么。
辛瑜高興之余習慣了這種生活狀態。
于是不想提那件事了,放一放,她知道遲早需要面對,但是至少再緩緩。
今天一沖動,一生氣,還是沒忍住把消息發了出去。
云洄之一直不回,她便有點急了。
是不是太反復無常,讓人家小孩子嫌她,早晨人家還問候她身體,晚上她就翻臉不認人讓人家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