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都知道這就是瞎話,糧食充裕著呢,但是如若不是這種流言蜚語,咱們這些賣糧食的商人,靠賣平價的糧食能賺幾個銀子
咱們也不多漲漲上一倍的價錢,同樣的糧食,多掙上一倍的銀子不香嗎
萬首富在商會不停的給其他的商人洗腦,最后再稍微一表示自己背后可有人,根本就不怕朝廷。
朝廷不都得為皇家人服務嗎
三皇子的名頭不大嗎
三皇子在戶部初露頭角,戶部可是一個大肥差,管理著全天下的稅收。
對于商人的稅收同樣也在戶部的管理之下,所以說三皇子可能就是商人們的頂頭的管理者。
為了不得罪三皇子,也為了給三皇子留個好印象,進入京城商會的商人們,也不會將送到手里的銀子往外推。
于是不約而同的糧食鋪子,開始給糧食漲價,而且大家漲的價格都相差無幾。
底層的老百姓一看真的糧食在漲價,那還等什么,掏空了銀子多買糧食。
就形成了一種惡性的循環,糧食貴多買糧食糧食,買的越多,商人越漲價,然后老百姓就覺得提前買糧食會便宜。
惡性循環之后,商人們是賺的盆滿缽滿,老百姓手里存的那點銀子全部都換成了糧食,糧食還不足原來的一半。
萬首富可不管老百姓們是怎么想的,反正他們也無處申冤,也無處告狀。
老百姓手里的那點錢,得掙多少才能積少成多,絕對比不上直接去掠奪別人家產來的快。在萬首富的示意下,京城的各種商人開始不約而同的排擠錢家和魏家。
尤其是對錢家的擠兌是非常的明顯,錢家主打的就是賣絲綢布匹,現在其他布匹商人都不約而同的開始降價銷售。
錢三山明顯的就感覺到了萬首富的報復,不過不要緊,這只是在京城,錢家的絲綢好,不在京城賣銀子,在其他的地方同樣可以賣銀子。
不過讓錢三山最害怕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在三皇子的示意下,官府開始找茬了,隔三差五的一些衙役,就晃蕩晃蕩的去鋪子搗亂。
三皇子軒轅嘉就發現進入官場之后,就發現自己外戚不頂用,在偏遠的地方
當個小縣令,能有什么權勢
根本就幫不住不了三皇子軒轅嘉在朝廷站穩腳步,剛進入戶部,所有的官員都敬而遠之,對于三皇子都是一副我尊重你,但是你別挨我的樣子。
三皇子軒轅嘉很郁悶,等到姨母將表弟萬青丘送到身邊之后,終于有了心腹可以吐槽。
萬青丘出謀劃策,就是用銀子砸人,就不相信這世上真有不被銀子所動的人。
底層的官員過得很辛苦,就朝廷發的那點俸祿,根本就不足夠讓他們養家糊口。
只要底層的官員都聽您的了,你再籠絡幾個官員,整個戶部由您的一席之地。
萬青丘確實有點小聰明,知道用錢砸人。
用銀子砸來的人,就要有人出價更高,轉頭這些墻頭草就會偏向另一個人的覺悟。
三皇子軒轅嘉想想也是,他沒有其他的本領,只能以銀子開路了。
而且這銀子也不是自己掙的,全部都是姨夫上供的銀子,崽賣爺田不心疼,不是花自己掙的銀子,根本就不心疼。
三皇子軒轅嘉大把大把的銀子撒下去,確實見到了回報,戶部有不少的官員都開始聽三皇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