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學院古東廈博物體驗館今日售票達197萬,已開通搶票通道。”
首都博物院線上參觀人數暴漲,緊急開設特殊展覽區。
“漢服熱席卷高校,文物走出博物館,看大學生們展示何為服章之美。”
勝利學院新生憑一己之力復刻上百件古東廈文物,身著古東廈華服美裳,引領新時尚潮流。
首都博物院帶您走近古東廈的衣食住行,體驗古人生活。
或夸張或寫實的新聞標題下是密密麻麻的評論,無不昭顯著普羅大眾對漢服妝容的喜愛。博物館這種地方,以前很少人去的。
“蘇冬夏這小姑娘瞧著年紀輕輕,能耐非常。”蔓語想起蘇冬夏,就恨不得再把肖瑾年拽過來痛揍一頓,又羨慕又嫉妒,還帶點酸溜溜,陰陽怪氣地說“怪不得敢選勝利學院診療系,人家是太自信。
太出人預料,沒想到古服飾會以這種方式傳播出去,只能說,一切都恰到好處,成就了漢服的熱度。
她的故事穿著都成了引子,攪動死水,活泉引流,讓年輕人喜歡追捧,她重新賦予了漢服生命力。
東廈人追捧屬于他們的文化,但又有多少普通人愿意研究對歷史學家而言都算艱澀難懂的詩詞和文言
觀眾寧愿看狗血又不倫不類的電視劇,邊看邊罵,也不會上手自己研究古資料歷史。零散的傳承知識是死的。
在課本上,在圖畫里,在博物館,在他們夠不到的遙遠年代。蘇冬夏改變了漢服存在的方式。
蔓語老師叮囑曲江池,你好好跟蘇冬夏學,她在古東廈的研究上有深厚獨特的見解,既然給了你靈感,你就不要放棄。
爭取超過她
曲江池回想老師的叮囑,太陽穴青筋突突亂跳。他對蘇冬夏作品研究深刻。
蘇冬夏有個壞習慣,喜歡對古物累贅講述,講書時,還日日換遠古服飾,當時只覺得對方浪費時間,自絕前路。
但那一刻,曲江池醍醐灌頂,他自以為是,人家其實早有打算。
蔓語老師后來在講漢服,還說曲江池也可以換上一身。講戰斗系導師照葫蘆畫瓢,想照著太極張三豐的介紹補足冷兵器樣式,打算給戰斗系學生更多選擇。
只是,蔓語老師嘴巴開開合合,說了什么,曲江池都不記得了。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出門的,腦袋嗡嗡,好像什么都聽不進去了。
論對蘇冬夏作品的了解,蔓語老師比不上他。
老師以為蘇冬夏走運,摸金校尉爆火,成了漢服熱的引子。
事實上呢曲江池想明白了,蘇冬夏的累贅敘述才是重點,她故意為之,甚至為此犧牲了更精彩的劇情。
結果,人家目的不在劇情畫面精彩,她甚至不是為了治療精神失溫癥。片子的主要目的是把古老的東西從歷史里帶出來,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有趣喜好,最好能出現在日常生活里。
這是她的想法。
她算到了蔓語等一眾老師都沒想到的結局,她根本早有預謀哪里有巧合。
蘇冬夏不僅僅在做診療片,她在想播種,她借用文娛片的影響力讓古東廈的歷史文物回歸現實,成為潮流。
嘶曲江池想明白以后渾身顫抖,脊背好似過電,又震撼又敬佩“老爸說的太對了,有些人,表里不一,心眼好多
蘇冬夏,你厲害。
我曲江池,真的心服口服了還在奮筆疾書的蘇冬夏
阿嚏誰在偷偷罵我
蘇冬夏寫累了,刷新學校論壇,輕車熟路地窺屏。漢服研究協會的學長學姐似乎又陷入了瓶頸。
她麻溜披上第37個小號魏晉風流我家里有幾頁古籍殘卷,似乎有講配飾的找到了在心里模擬數遍,她確定說話語氣跟其他小號有很大差別,點擊發送。
媽耶,又出來個大佬。
“你們這群濃眉大眼的,平時一個個都說自己沒文化,結果呢藏龍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