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是打算,接替我姐小學的工作。”
于師傅不贊同“那有什么前途”
趙柯拿她對父母的說辭回復“我還年輕,如果以后還有別的機會,一定會竭盡全力爭取的。”
于師傅聽后,若有所思。
她人脈要廣些,若是知道哪里招工,還可以托人推薦趙柯。
不過沒有準信兒的事兒,不能隨便承諾,只道“既然是這樣,你先在村子里過渡一段時間,倒也可以。”
趙柯順利地開出了接收證明,下一步就是生產隊那邊放人,把趙棉的糧食關系轉到軸承廠。
第二周的周六,趙柯回到村里,下午就和余秀蘭來一起到隊委會找隊長趙新山。
趙村兒三百來口人,將近三分之一都是趙姓,往前數幾十年就扎根在此地,這些年開枝散葉,若不是經歷動蕩,人口還要更多。
趙家人的曾爺爺輩兒是親兄弟,隊長趙新山是居長那支,趙柯家則是另一支,到趙建國這輩兒其實就已經開始遠了,不過依舊共同排輩兒。
同姓擰成一股繩兒,趙姓在村子里的影響力極強。
而趙新山行一,趙建國行三。
趙新山從小看著趙柯長大,見到出息的晚輩兒很高興,“趙柯來了,快坐。”
“大伯,大伯母,你們別忙了。”趙柯擺手,阻止大伯母給她拿糖水。
大伯母李荷花依舊端上來,而后盤腿坐在炕上,問她娘倆“你娘倆咋一起過來”
母女倆對視后,余秀蘭沒讓趙柯開口,先說道“趙柯的工作打算轉給趙棉,我們來找大哥開個證明,給趙棉把糧食關系轉到軸承廠。”
“啥”
趙新山和李荷花震驚。
李荷花追問“咋突然要轉工作”
趙新山看著母女倆的神色,知道她們已經決定好,有些不愉,“秀蘭,不是我說你,就算要轉,咋不轉給趙楓”
余秀蘭態度有些強勢,“趙柯的工作,她想轉給誰就轉給誰,她自個兒說了算,憑啥非得轉給趙楓。”
趙新山嘴角下垂,沒跟她爭論,轉向趙柯,“你咋說”
“大伯,這事兒是我提的,我媽起初也不同意。”趙柯語氣溫和許多,“我是這么想得,我姐大我三歲,大趙楓四歲,我有能力就先給我姐安置了,我和趙楓以后再作別的打算。”
接收證明已經開好,都是姓趙的,趙新山這邊肯定不能硬別著不給轉糧食關系。
但起碼趙柯的態度,更讓人舒服。
趙新山卷了一根旱煙,問“那打算咋安排趙柯”
余秀蘭說“我想讓她先頂她姐的工作。”
趙新山沉默片刻,道“你倆先回去,我再想想。”
等母女倆人走后,趙新山坐在炕頭一口一口抽煙卷,抽得煙霧繚繞。
李荷花開窗散味兒,問他“你還有啥好想的趙柯是高中生,教個小學有啥問題”
趙新山吐了一口煙,不滿“老三啥事兒都不出頭,家里家外全都讓她余秀蘭把持了,這么下去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