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況不好,路途又遠,趙柯他們起大早,趕了一天路,幾乎沒停過,終于在當天天黑前回到了趙村兒。
小貨車的油門兒聲震耳欲聾,打破了這個村子的寂靜。
村里的路太窄,貨車進去不方便,就停在村口的老槐樹下。
趙楓他們在車斗里,也不急著下來,沖著底下的婦女們打招呼。
小豬崽的哼唧聲不斷,婦女們踮腳探頭往車斗里瞧
“誒呦喂,瞧見沒,都是豬。”
“我頭一回見這么多小豬崽。”
“這是有多少只啊”
“還有個牛犢呢”
路上,也有好些被油門兒聲吸引過來的社員。
趙柯作為本次旅途唯一的弱雞,獲得了坐進駕駛室的待遇。
司機開門跳下車,給趙柯拉開副駕的門,問她“趙同志,你沒事兒吧”
趙柯擺擺手,婉拒了他的攙扶,慢吞吞地爬下車,腳落地還有點兒軟綿綿地,得扶著車才能站穩。
路太差了。
坐車還不如騎自行車,騎自行車累是累,好歹身體掌控在自己手里,頂多上下顛屁股。
她坐在貨車上,上下左右地搖,腦漿都要搖勻了。
還有那個柴油味兒,徹底腌透了趙柯,趙柯都懷疑要是有個火引,她能立馬燃起來。
趙柯抬著她發脹的雙腳,扶著車頭繞了一圈兒,坐到老槐樹下。
離遠點兒,味道清新多了。
“別嘚瑟了。”趙柯招呼車斗上的四個人,“先把豬抓下來。”
趙柯回身,老槐樹后頭的地光弄平了,現在還一馬平川的,連個棚都沒有。
豬抓下來放哪兒
趙新山匆匆趕過來,解答了她的疑惑,“先送到大隊,在倉庫養一段兒時間,等豬圈蓋好,再挪過來。”
趙村閉塞,很少有外人來,有點兒啥熱鬧都全村出動。
社員們搶著抱小豬崽,三十多只根本不夠分。
趙新山安排司機今晚住在他家,臨走前招呼趙柯“你大伯母準備了飯菜,你們幾個今晚上都上我家吃去。”
趙柯點頭,“我坐會兒,一會兒過去。”
大人跟著去倉庫干活,小孩兒們全都圍著貨車打轉。
他們沒見過貨車,特別新奇地伸出小手摸,邊摸邊驚呼
“轱轆好大”
“貨車全身都是鐵疙瘩嗎”
牛小強還回頭問趙柯“趙老師,它跑得有多快”
趙柯用事實給他們解釋“趕牛車進公社,大概要四個小時,貨車只用了一個多小時,而且因為有小豬崽,沒有開更快。”
孩子們驚嘆,“哇”
北方地廣人稀,村與村之間隔個十幾里、一十幾里地很常見。
雙山公社的一十個生產大隊里,趙村不是距離雙山公社最遠的一個生產大隊,也有將近五十里地,還有幾個生產隊比趙村遠多了。
全程泥路,坑坑洼洼。
村子里也是,要是下雨,出門都得蹚泥水,又臟又難走。
趙柯腳上的膠鞋底在地上蹭了兩下,灰上拉出一道印兒。
路實在太差了
她在這兒想事情,那幫孩子忽然沒了動靜兒。
小孩子一旦特別消停,必然在作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