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庫和土窯蓋完,外村兒的青年們就收拾東西,準備明天回各自大隊。他們前一個月的工分,依然是他們各自大隊給,并不需要趙村兒記工分,給報酬。
鄉下上工幾乎沒有加班兒這一說,基本就是干一天算一天的工分,干得多就多給兩個工分,干的少就少掌一兩個工分。
不過之前,趙村兒社員加班加點干活,大隊給他們記了加班工分。
等到外村兒青年來干活,從早上干到黑,大多數都沒偷懶,工作量很大,也很辛苦,趙柯提議給他們也算上加班工分。
因為還是摸石頭過河,并不規范,所以除了個人原因請過假的,其他人加班工分都一樣。
還有多留幾天的工分。
趙村兒大隊不打算給錢,要用陳糧抵。牛會計核算下來,“平均一個人得四十三斤糧。”
許副隊長舍不得,“這還不如給錢呢,現在整個公社最缺的就是糧,估計黑市一斤糧得比去年貴好幾分。
牛會計看向趙新山,詢問他老趙,你是大隊長,你說呢
趙新山默默抽煙。
趙柯不在辦公室,許副隊長說話不收著,“糧食是實打實的玩意兒,災荒年能救命的,能存就多存點兒,要那好名聲干啥,讓別人當咱們是冤大頭嗎
牛會計道“也不能這么說,名聲好,做事兒肯定是方便。”
趙新山抽完一卷兒煙,也想差不多了,湊個整兒,四十斤吧。咋得讓人知道,跟咱趙村兒大隊打交道,不吃虧。
大隊長發話,牛會計立即拿筆記下。
許副隊長嘆氣。他也不是不相信趙柯,保守慣了,對內,大家分多少都應該,對外就想摳搜。
大隊部沒有存糧,是到村子里劃拉的,等新糧下來,連同之前各村兒青年這一個多月吃的,一并補上。
趙柯家人少糧多,拿了四百斤。
村子里其他家,這家一百斤,那家幾十斤一下午就湊夠了要給外村兒青年的糧,稱好存在大院兒庫里。
這些由牛會計和趙蕓蕓登記記錄,倆人一下午都裹著棉衣待在庫里。趙柯有別的事兒。
姑娘們這一
個月物色好了對象,有全村人把關,人都不錯,沒有意外的話,冬天有空,男青年家
里就會過來商量訂婚。
小子們的事兒也該提起來了,不然到時候又得念叨趙柯偏心。趙柯提前跟親媽余秀蘭說了,誰家兒子到婚齡了,有相對象打算的,下午到大隊報名。
前婦女主任余秀蘭同志認識全村婦女,她都不用特地通知,走過路過一說,小半個村子就都知道了,剩下的,只要相信婦女們傳播消息的速度就行,她們還會針對性地找到特定人家去嘮嗑。
下午,趙柯坐在她桌子邊兒寫冬天的活動時間表。
小助手莊蘭和蘇麗梅坐在爐子邊兒,邊看爐子的火邊登記報名的人,沒有人來的時候,她們就做掃盲課的教案。
嘎吱
莊蘭和蘇麗梅抬頭,進來的是朱建義的媽,朱二嬸兒。
暴雨的時候,她跟趙柯鬧過點兒小小的不愉快,進來后覷了趙柯一眼,笑容熱情地問好“趙主任,忙呢。
趙柯點點頭,隨口問她你也來報名兒
朱二嬸兒道“是嘞,我們家建義也老大不小了,我和他爹商量著該相看了,沒想到你這么忙,還惦記著村兒里小子們呢。”
她吹捧的不太自然,莊蘭和蘇麗梅低頭偷笑。
趙柯想也不想便道“我記得建義跟我家趙楓同歲,明年才滿十八呢,有點兒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