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一片沸騰,趙新山出聲壓了兩次,他們才消停下來。
“這個讓趙柯給你們講,她講得明白。”趙新山把喇叭遞給趙柯,你跟大伙兒說說。趙柯放下搪瓷缸子,清了清嗓子。
傅杭眼里有一絲心疼。
趙柯道“小學有五個年級,兩個年級放在一塊兒上課,到底不方便。”
底下有人問一個年級十來個孩子,坐一個教室,多浪費啊。
“我知道你
們要問這個。”趙柯耐心地說,“隨著咱們大隊的發展,村子里的孩子會越來越多,教育的重要性,大隊長剛才已經跟大伙兒說了,早晚都要分開,不如一步到位,讓村里的孩子們更早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環境。
這是趙柯提議的,否則按照大隊的保守規劃,也就是比照現在小學的規模,建個兩間教室對付著,說是以后慢慢建,可真拖下去,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時候了。
那還剩下三間屋呢
趙柯回答“一間作為老師們的辦公室,教室分開之后,按照小學課程的需求,大隊有可能會按照需求增加老師的數量,具體情況,到時候安排。
底下,方靜原本一直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倏地抬頭。
增加老師,肯定得讀過書吧那她
方靜瞥向坐在她前方的幾個知青,咬唇,有些后悔,現在莊蘭、蘇麗梅都跟趙柯走得近,連劉興學和鄧海信都比她跟大隊接觸多
與她差不多神色的,還有胡和志,他上一次沒能選上,如果增加數量,總不會又選不上吧
社員們挺多疑問,總結下來就是,村子里孩子就那么多,老師安排多了,不浪費嗎這都是要給工資的。
趙柯給他們解釋了一下“按照需求增加”,肯定不會一開始就補滿。
而且,有一個打算,大隊開會的時候說了,但是不好現在跟社員們說。
那就是大隊不打算局限于本村兒的學生,還會吸納附近幾個大隊的學生。
有的大隊沒有學校,當地的孩子想要去上學,走幾里地十幾里地去其他地方的學校讀書很常見。
學校擴大,師資力量擴大,他們在教育力量上更有優勢,必然會有家長想要把孩子送到趙村兒小學來,這是必然趨勢。
甚至趙村兒小學取代周遭幾個大隊的學校,也不是沒有可能。
趙柯不等大家發問,直接說明剩下兩間屋子的用途“另外兩間教室,是咱們大隊的托兒所。”
托兒所
全村再次震驚。
他們倒是知道托兒所是啥,軸承廠有附屬托兒所,有些雙職工沒法兒帶孩子,就會把小孩兒送到托兒所去,但是他們大隊又沒有職工,咋還要托
兒所了
“我知道,你們覺得沒用,家里有老人可以照顧小娃娃,沒有老人,還有姐姐照顧小的,最次,也可以背去干活兒,或者干脆往地頭一拴,是吧
所有人理所當然,鄉下都是這么干的,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