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忙習慣了,閑下來就會空虛,迷迷楞楞地不知道干啥好。
現在趙村兒大隊的人就處于這種狀態。
放一天假,很舒坦很愜意;放幾天假都無事可做,就渾身不得勁兒了。
現在不允許賭博,不能打牌打麻將,消磨時間只能湊在一塊兒閑嘮嗑。
所以往年冬天,本地人最大的樂趣就是四處竄門兒。
他們嘴上說不愛上掃盲課,其實相當積極,不是積極學習,是積極湊熱鬧。
而所有人都在一塊兒,有可能導致幾個結果
第一個,萬一有點兒啥事兒,全村都得被一鍋端。
第二個,沒有秘密。
第三個,外人來找,目標明確,方便快捷。
這兩天陸陸續續來了一些外村人,打著走親戚的名義,來趙村兒。
他們從大路拐下來,都不用進村去打聽,看見土窯邊兒上干活兒的人,問一句“老鄉兒,知道那誰家咋走嗎
那位“老鄉兒”順手一指,指向旁邊兒的大庫,“在里頭呢,進去喊吧。”
于是那些外村兒來的人,一邊稀奇地打量著高大的土窯和面積廣闊的大庫,拘謹地進到大庫,吼一嗓子“我找某某某”,全村人的頭轉得方向,就是目標所在。
這種情況,這兩天頻繁到甚至有點兒影響到掃盲課的進程了。
莊蘭和蘇麗梅商量后,并不接受方靜來分享她們的成果,只能同意方靜做兩個人的助教,不管誰上課,她都是在旁邊兒打下手的那一個。
方靜圖的是明年學校建成后增加的老師,想要在村民們面前表演,心里無論怎么想,都只能忍受兩個人的安排。
掃盲班老師們之間的小矛盾暫時解除,而莊蘭和蘇麗梅在對方上課的時候,能夠得到一點空閑的時間。
今天趙柯來的時間,是蘇麗梅上課,莊蘭走向她,輕聲說明“總是有人來打擾,過后其他人上課就不專心了,還在底下交頭接耳。
這已經不是維持課堂紀律的問題,完全是外部影響。
莊蘭朝里看一眼,對趙柯道“聽說都是來找親戚熟人幫著介紹對象的,想嫁到咱們趙村兒來。
連她說話的語氣,都
帶著幾分興致勃勃,更何況其他本來就愛湊熱鬧的趙村兒社員。趙柯笑道行,這事兒我處理。
她說處理,肯定能處理好,莊蘭指指身后,那我回去了。
趙柯點頭。
莊蘭進去后,坐在角落里,翻開一本書,邊專注地讀邊記筆記。趙柯認得那本書,那是她從高中同學那兒換來的高中課本。
她為了提高整個學習的氛圍,請余三舅幫忙打了一個書架,上面有她淘來的各年級的課本,有她從縣里、公社帶回來的各種紙質科普資料,還有近期的報紙
現在還沒有擺滿,早晚會擺滿。
任何人,只要有學習進步的心,隨手可得。
可惜到目前為止,翻動過這些東西,真正能看進去的人,屈指可數。莊蘭絕對是最勤奮的一個,只要有空閑,手上從來沒空著過。蘇麗梅被她帶動,偶爾也會學一學。
村里有上進心的人,像王老三、潘翠蓮、曲茜茜、趙萍萍、春妮兒他們自主學習的進度參差不齊,大多還處在認字的階段,即便想要去看也很吃力。
他們和知青的能力不在同一水平線上。
而他們和村子里參加掃盲的普通村民們又有差別,上進心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已經在逐漸拉開距離。
按理來說,人不應該分出個三六九等,可事實上,哪怕從同一個起跑線出發,也不會一同到達終點,甚至有些人根本不會走到終點。
區別就是這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