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像個刺猬一樣,讓人看見,只會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不會管緣由。
趙蕓蕓吐掉瓜子皮,指責她“趙柯你現在變太多了,總要顧忌別人的看法,一點兒不爽快。”讓我給你找場子的時候,你可不是這么說的。
趙蕓蕓變臉比翻書還快,展顏一笑,嘿嘿,我這不是怕你委屈自己嗎誰委屈,趙柯也不能委屈,“我只是具備一個成年人正常的圓滑。”
正常嗎
趙蕓蕓滿眼質疑,轉而問“你說她不怕你嗎咋還想到咱們村兒找對象”
嚴美麗不惹事兒,趙柯根本不會欺負她。
趙蕓蕓咔咔嗑瓜子,點頭,也是,那你說她能相中誰
趙柯哪知道。
趙蕓蕓問都誰要找對象啊
趙林和趙楊,劉德軍,小板兒,潘斌,鄧軍,呂文聰,石頭
趙林和趙楊是趙五奶的孫子;劉德軍是二姑趙蓮花的大兒子;
小板兒是板兒叔的兒子,因為他爹叫老板兒,村里都叫他小板兒;潘斌家在田桂枝和常山嫂子兩家中間;鄧軍家跟趙柯家對門兒;
呂文聰家在學校對面,是趙柯姥姥家的鄰居;石頭是個孤兒。
趙柯挨個念到,最后吐出一個人名,還有陳三兒。
趙蕓蕓聽到“陳三兒”的名字,先是怔了一下,然后不以為意地哈哈笑,誰能看中他啊。
趙柯公平地說“你不要小看陳三兒,他以前最被人詬病的就是他人渾,現在他自己學好了,他爹還能干,家里沒有婆婆,雖然幫不上忙,也沒有婆媳矛盾,陳老爹對陳三兒態度雖然嚴苛,可他對外人沒的說,應該不會苛待兒媳婦,合作社買豬,他入股,明年冬天豬出欄,肯定會入一大筆收益。
“照你這么說,他還是個香餑餑了”
趙柯微頓,“我沒這么說,村里其他青年都不差,有父母幫襯,家底比陳家厚實,我只是實事求是地說,他不差。
所以當然有可能被人看中。
趙蕓蕓仍然不當回事兒,壓根兒沒想陳三兒那樣兒的真能結婚,還跟趙柯倆嘻嘻哈哈。趙柯沒再多說陳三兒的事兒。
趙荷花催得急,趙新山煩沒轍。
介紹對象這事兒,他一個大男人不好出面,按理說應該李荷花這個嫂子來,偏偏姑嫂不對付。趙新山只能吃完飯就找到趙五奶,請她替嚴美麗做媒相看。
這明顯就是個里外不討好的事兒,趙五奶老臉復雜,新山啊,我說話直你就聽聽最近,來趙村兒打結親主意的外村兒人不少,首選都是趙姓的人。
老趙家沒結婚的適齡青年,趙楓和趙栓柱兒都去當兵了,兩家沒有著急給他們
找對象的意思,趙五奶的兩個孫子趙林和趙楊便成了最受歡迎的。
趙五奶夫妻為人公正,不偏不倚,一家人和和睦睦,所以兩個兒子暫時沒分家。
老太太平時做媒,有謝媒禮,老老小小都能干,他們家條件在趙村兒算中上。
前些日子,唯一的孫女趙小艾有了對象,這邊兒有習俗,一般都是哥哥姐姐先結婚,要是弟弟妹妹搶到前面結婚,不太吉利。
因此,趙五奶家才有了給兩個孫子一起相看對象的打算。
最近幾天,他們家的門檻都要被踩爛了,養著小子也生出類似“一家有女百家求”的甜蜜負擔。
他們家到大隊登記時,明明白白寫了兩個孫子想找啥樣兒的姑娘。
首先一個,就是不求多富裕,家里得沒拖累;其次是家里名聲好,父母長輩都仁善;再是關于姑娘的,趙林和趙楊都想找脾氣好、明理的,當然漂亮更好。
不止他們倆,趙村兒青年對姑娘的期望里,都有個“脾氣好”。
人都說,娶媳婦兒看媽,招女婿看爹。
媽啥樣兒,就能看出閨女啥樣兒,爹什么德性,就能看出兒子什么德性,一般都大差不差。
趙荷花年輕那陣兒,就是個眼光高的,村里兒當時有惦記趙荷花條件好嫁妝多的,想要結親,她瞧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