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百靈要去參加文工團考試了
老婦女隊長劉三妮兒要帶孫子回來了
余秀蘭和趙柯從公社送趙棉回來,帶回來這兩個消息,引起村子里的熱議。
余家兄弟倆早早就帶著家里頭給老太太收拾房子,劉三妮兒要回來,是社員們早就知道的事兒,只是一直還沒定下日期。
而何百靈要去選文工團,這可是個大消息。
老槐樹下
一群婦女從家里搬了菜板和滿盆的豆角,邊切豆角絲邊閑聊。
旁邊,有幾個四五歲的小孩兒追著玩兒。
趙芳芳和胡和志的大女兒胡夢蹲在趙一奶腿邊兒,撿掉在地上的豆子,好奇地問“奶,文工團是啥”
東嬸兒開玩笑地笑話她“你這丫頭沒見識了吧,文工團的人兒要到部隊、鄉下慰問演出,轉工資的。”
趙一奶噴她“我曾孫女還小呢,不知道咋了,不知道咋了”
東嬸兒還不當回事兒,嬉皮笑臉地說“看您,咋開不起玩笑呢”
“老不正經的,用你開我曾孫女玩笑”
趙一奶說著,菜刀往下使勁兒一剁,嚴絲合縫地卡在菜板上。
王老三夫妻出息,東嬸兒在婦女中的地位水漲船高,說話就更沒把門兒的,現在被趙一奶一嚇唬,臉面過不去,不愉,“一個玩笑這么較真兒,你少說別人兒了”
趙一奶質問“我說誰了我說你孫女了一臉老皮你成天福寶福寶的,不嫌害臊”
“我害臊啥,那是我孫女”
東嬸兒理直氣壯,她就是愛屋及烏,就是稀罕王老三夫妻倆,也得意他們生的閨女,咋了
“偏心眼子,老四家的閨女,咋不見你不離嘴呢”
當然是王老四夫妻不討人喜歡,但兒子始終是兒子,東嬸兒語塞,不想掰扯她偏心不偏心的事兒。
趙一奶堵住一張嘴,仿佛又打了一場勝仗,眉飛色舞。
這時,魏老太冒出來一句“你不是說過,不讓你家小夢學何百靈嗎人何百靈現在咋樣兒,要去考文工團了”
言外之意,人姑娘好好的,趙一奶老不慈。
趙一奶反擊“你沒說她養不住”
“我”
魏老太還真說過。
趙一奶又拉所有人下水“馬健娘沒說何百靈不莊重啊田桂枝,你是不說何東升有錢燒得,養個沒血緣的拖油瓶還不如多顧顧他侄子,將來好養老你,是不說過她愛現眼,不讓你兒子往她身邊兒湊還有你,說沒說她招蜂引蝶”
一數,誰屁股都不干凈,或多或少地講過何百靈的閑話。
何百靈是何東升在草稞子里發現的孩子。
那時候收完地,大隊組織社員去公社交糧。
北方十一月份,上凍飄雪的天,小小的嬰兒就裹了一個薄薄的小棉被,躺在黃草稞子里,飄零的雪花覆在她的襁褓上,化在她的臉上,凍得渾身發青,眼睛都掙不開,仍然發出微弱的哭聲。
頑強的生命力在迸發,何東升感受到來自于生命的震撼,一個不落忍,就在同村社員們的反對下,把孩子抱回了家。
當時仍在世的何家父母極力反對,要求他送走小女娃。
“養不養的活都不一定,萬一活不了,難受的是你自己。”
“就算養活了,你一個大男人,帶著個沒血緣的丫頭,人家講不講究你”
“你腿有毛病,本來就不好找對象,又帶著這么個拖油瓶,你咋活”
那段時間門,村里都是這種話,可何東升咬牙扛著,分了家,用米湯喂活了何百靈,一個人養大了她。
何百靈不是村里的娃,漂亮的跟鄉下人絲毫不沾邊兒,她又愛唱愛跳,顯眼的如同異類。
“愛現眼”、“養不住”這類話都是輕的,“招蜂引蝶”、“不正經”這種話也屢屢扣到小姑娘的頭上。
女孩子過于漂亮,也“不穩重”,加上身世不一樣兒,男孩子們還總愛圍著她轉,家長們對何百靈的偏見就越來越深。
大多數村里人,真要說獨獨對何百靈一個小孩子有多大惡意,也不至于,因為他們不止說何百靈的閑話,誰家的閑話都說,這就是個惡劣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