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酸菜廠的名額,余家絲毫不惦記。
大隊又是養豬場,又是承包酸菜廠,現在剛蓋出學校,加上附近婚嫁打家具余家木匠活的單都排到年底去了,一天到晚的忙。
兩家人一起干,余三舅不藏私,不計較,一起干活兒,掙的錢都是平分,還教侄子們手藝,大舅家占便宜,她心里明鏡兒的,人就越來越和氣。
兄弟、妯娌、婆媳之間,摩擦都少了。
老太太看他們這樣兒,也閑不住,問趙柯“有啥事兒用的上我,給我安排安排,我這把老骨頭得多活動,不然人要待廢了。”
趙柯故意作出警惕的表情,“您老當益壯,這婦女主任我可不撒手。”
劉三妮兒說她,“一個婦女主任,就知足了你還真要一輩子窩在咱們這趙村兒大隊啊”
高玉蘭咔咔磕開一顆瓜子,吐掉瓜子皮,道“咱們這一個小村子,能有多大發展,趙柯都把何東升那養閨女送進文工團了,以后要是好前程,可不能在咱們這兒耽誤。”
趙柯送出去多少人了。
大家碎嘴子,連趙柯都不放過,可全大隊都認為,想走出農村,對別人來說很難,對趙柯來說肯定輕而易舉。
全大隊意見統一。趙柯早晚會飛出趙村兒大隊。
而趙柯實事求是道“是百靈自個兒有本事。”
如果何百靈不行,她就是硬推,也推不上去。
更何況,趙柯只是得到了一個消息,幫她報上名,順水推舟送一程,算不上硬推。
高玉蘭又道“不說何百靈,咱大隊小學今年的畢業生呢”
前些年,趙村兒大隊的升學率不高,一來沒錢,咬牙供孩子讀書的少;二來,不重視教育,確實考不上。
去年冬天的社員大會之后,顧校長和吳老師給大隊排班排課,今年上半年學校的課程也進行了整改,課程強度和內容、深度都加強了不少。
低年級打基礎,四五年級為考公社中學做準備。
今年大隊小學的五年級有八個學生,何百靈和趙小草、楊毅、谷三妮兒都是畢業生,何百靈去了文工團,剩下的七個學生,趙柯和趙新山以及趙四爺等長輩聊過,必須都得送進中學,而且必須要拿到好成績。
為此,顧校長用心教了半年,甚至放假這段時間,顧校長、吳老師、余秀蘭三個人的精力也都在這七個學生身上。
趙柯上過公社的中學,他們臨去考試之前,她還特地回學校取經,拿到了前兩年公社入學考試的試卷,讓他們模擬測試一下。
模擬成績很不錯。
過兩天,就是中學的升學考試,三個老師帶隊去公社參加。
高玉蘭這是已經提前蓋章,他們能考上中學,并且將功勞全都放在了趙柯頭上。
趙柯道“大隊進行基礎建設,當然要支持教育發展,但教書的是我媽他們,學習的是學生們自己。”
誰的付出都不能抹滅。
劉三妮兒看出趙柯不太贊同高玉蘭的說辭,便側頭看了余歲一眼,道“歲歲下半年也該升中學了,她成績挺不錯的,正好趕上入學考試了。”
她聽了趙柯叫“歲歲”,也從小歲改成了歲歲。
兩天的時間,余歲已經聽習慣,繃著小臉兒點頭,表示她能考上。
沉默而自信。
“我之前都打聽好了,糧食關系這邊一接手,大隊和學校蓋個章,學籍就算調回來了,能跟著一起去考。”隨即,趙柯對余歲和余歡說,“明天我帶你們認識認識同年級的孩子,可以一起玩兒。”
姐妹倆點頭。
余岳不在這兒。
他來趙村兒大隊的頭一天晚上受挫,被叮了一身蚊子包,改成了消極抵抗。
他不出來吃飯,劉三妮兒不給他單做,他就每天跟著余歲余歡過來吃飯,吃完撂下碗筷就走,一句話不跟別人說。
劉三妮兒打定主意要治他,不讓人管他,“看他能憋到啥時候。”
嗯,已經憋滿兩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