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得習慣嗎缺啥不”
八人一齊點頭又搖頭。
公社中學一個年級兩個班,他們都分在一個班,平時互相照應,有點兒人多勢眾的意思,沒人欺負他們。
“同學知道我們是趙村兒大隊的,可羨慕了。”趙小草得意,“我說你是我姐,他們更羨慕”
余歲悄悄地來了一句“也是我姐。”
趙小草大度,不跟她爭親疏,“都是。”
趙柯好笑,她這點兒名頭,到中學還好使呢,“你們也不能仗著人多,跟其他人鬧矛盾。”
幾個人一起應承“那不能,我們肯定好好學習。”
楊毅左右瞥了瞥,小聲道“就是吧,我感覺學校的課,有點兒簡單,還沒我姐在掃盲班的課程滿”
“在學校里別瞎說,等咱們大隊的宿舍建好,你們搬過去,就能多學點兒,爭取你們一起上高中。”
余歲又冷不丁來了一句“我想跳級。”
其他人震驚地看著她。
趙柯沒懷疑她能不能跳,“剛開學,不著急,有時間就多拓寬知識面,學期末再說。”
余歲安靜地點頭。
趙柯看看手表,摟了她一下,對大家道“快回教室吧,有事兒知道去哪兒找人吧”
“知道。”
趙柯揮揮手,跟他們分開,溜達去公社大院兒。
“你可來了,段書記和吳主任等你呢。”
趙柯本來要去公社婦聯轉轉,被一個干事截住,“不是下午客車嗎等我干啥”
約的是午后來,她還來早了呢。
“你快去吧,等你肯定有事兒。”
趙柯只得腳步一轉,改道去段書記辦公室。
程干事正在里面做匯報,段書記隨手指了指,叫她坐。
趙柯坐在椅子上。
“招待所仔仔細細打掃過,床鋪被子全都洗干凈曬過,他們跟我保證,肯定盡量讓專家同志們住得舒服,飯店的菜已經備好,咱們這邊兒接到人,那邊兒就下鍋,都是硬菜”
程干事細致到報菜名,小雞兒燉蘑菇,紅燒肉,燉鯉魚,炒雞蛋
吳主任邊聽邊點頭,叮囑他務必讓專家們賓至如歸。
他們提前拿到了一份人員名單,總共是兩個老師和四個學生,還有一個隨行記者,是蘇教授的學生。
公社賬上也是捉襟見肘,錢何止是要用到刀刃兒上,那得一張張抿著花。
但為了這些省城來的農業專家,公社拿出最高標準來招待。
程干事走后,段書記問趙柯“傅知青和林知青什么時候能學成回來,今天我和吳主任一到辦公室,農機站就報過來,說是又壞了一輛拖拉機,他們不知道哪兒出了毛病,到現在四輛了。”
公社要大刀闊斧地干,農機開回來,就沒停過,開墾完公社集體規劃的耕地,又有大隊申請農機回去開墾荒地。
農機昂貴,大家都小心再小心,可還是擋不住出問題。
頭一回一輛拖拉機吭吭半天冒煙兒熄火,村民嚇死了,又不敢亂動。
現在四輛農機停工,耽誤不少事兒。
趙柯前些天來公社送學生,拿到了傅知青的信,他在信上說學習很順利,為大隊準備個禮物,可能要再耽誤些日子才能回來。
“之前計劃是三個月左右,他們都走兩個多月了,應該快回來了。”
“那就好。”
學習不能急,段書記知道進度,心中便有數。
中午,段書記叫趙柯去他家吃飯。
段舒怡調去了縣里供銷社,就段書記夫妻倆在家,趙柯過去,段書記妻子高興的不行,拉著她一個勁兒地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