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山公社擠一擠,也能買個幾十頭豬。
趙村兒大隊現有的一百多頭豬,今年冬天出欄,就要賣出去三十,明年還要賣出去剩下的,倒是養了種豬打算自個兒配種繁殖,可他們現在純屬紙上談兵,理論很豐富,實操還是零。
好的情況是,趙村兒大隊養豬場自行繁殖的豬能夠跟現在的數量持平,最差的情況
趙柯道“最壞的情況是配種繁殖不太成功,但我們大隊養得很精心,等我們大隊的種豬成熟,可以配種,我們打算從縣養豬場請人過來幫幫忙,或者我們自己再派人過去從配種到接生全程上手跟一遍,肯定不至于全都折了。”
吳主任道“你們大隊保證五十頭以上,應該沒問題吧。”
趙柯看向趙萍萍,讓她說。
趙萍萍道“種豬的成熟期大概在八九個月,繁育的第一年經驗不足,我們大隊哪怕費點兒事兒,也會盡可能多的保證受胎率和豬崽的存活,保守估計,五十頭到六十頭。”
程干事發言提建議“要不然,你們大隊現有的豬留一留,先不賣”
趙柯道“怎么可能留到后年去,我們大隊也要維持運轉。”
要靠著賣豬的錢還債呢,大隊蓋磚房可以推后,賣豬絕對不能推。
況且手里頭錢有富余,他們還可以想辦法買豬崽,少賣一年不就是少掙錢了。
到這里,算兩百五十頭豬,還差一百五十頭。
程干事聽到趙柯的解釋,也知道他有些想當然,又問“縣養豬場還能賒嗎”
趙柯搖頭,“他們得優先保證他們自己的數量,多余出來的還得供給食品站,再說,如果我們沒辦法完成,人家巴不得多占一成。”
實在是實力不一樣,雙山公社能占四成,也是因為這個合作是雙山公社促成的,去省城之前就提前約定好了比例。
就算合作關系,那也是明算賬,能多占利,為什么不多占利,白賒給他們,好處可不多。
換誰都是這樣想,“我們最好能自己養夠四百頭豬,如果實在不行,只能讓一成給縣養豬場,起碼要保證后續的合同。”
但是,雙山公社甘心讓嗎好不容易搶下來的先機,讓出去,舍得嗎
趙柯其實有個想法,她猜測,公社兩位領導應該也想過。
段書記和吳主任對視一眼。
雙山公社肯定不可能讓。
與其緊緊巴巴,不如放手一搏,都推到這兒了,還有什么好瞻前顧后的。
段書記拍板“那就貸款。”
既然決定要貸款,錢到位,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以雙山公社的名義,向信用社貸一筆款,段書記和吳主任就全權負責。
之后幾天就是就后續安排的各種小會。
這期間,趙村兒大隊在雙山公社建的宿舍完工,趙柯和趙萍萍先一步住了進去,隨后八個學生才從學校搬出來。
趙小草放學后能照顧趙萍萍一些,趙萍萍雖然孕晚期了,但是心理上比在首都要安穩踏實,除了身子重的一些麻煩,并沒有太多困難。
而現在已經十月份,再一個月,雙山公社就要開始搶收,段書記催得緊,讓趙柯問問傅杭和林海洋兩個知青他們什么時候回來。
趙柯打電話到省城拖拉機廠。
傅杭告訴趙柯“我們后天就返回公社,大概五六天能到。”
“五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