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洋看向傅杭。
傅杭紅暈褪去,一臉的云淡風輕。
趙柯輕笑,夸小朋友一樣夸獎他“真優秀。”
傅杭一瞬間的心情就像是霜打了的柿子,控制不住唇角上揚。
而趙柯已經轉向林海洋,問他“拖拉機廠沒留你嗎林知青你的本事,我是知道的,如果拖拉機廠沒留你,我都要懷疑他們眼睛不好了。”
她這話說得受聽。
林海洋喜滋滋地回“留了,傅杭選擇回來,我肯定要回來。”
趙柯道“你們要是好的前程,大隊肯定不會阻攔。”
林海洋卻搖頭,“我有現在的進步,是因為大隊積極向上的氛圍,還有傅杭的引導,我還差得遠,不能沾沾自喜。”
趙柯同樣夸獎他“有這樣的心態,林知青肯定會有更廣闊的前途。”
林海洋忍不住撓頭憨笑。
另一邊兒,段書記、吳主任他們終于稀罕完收割機,過來找帶回收割機的大功臣們。
兩位領導更不吝嗇夸獎。
趙柯順勢將收割機得來的方式講給他們聽,直接開口替傅杭要錢。
要錢的話,傅杭不好說,趙柯這個大隊干部說正好。
段書記點頭,“公社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個錢,肯定是由公社承擔。”
但他又為難道“公社現在財務緊張,先給傅知青打個欠條,你看行嗎”
傅杭不在意這個,全聽趙柯的,“行。”
段書記高興道“有這個收割機,咱們公社今年的搶收就會大幅度提前,避免糧食損耗,又能空出些時間抓緊蓋養豬場,好,太好了”
吳主任跟他們商量起收割機從哪個村子開始收割,“你們趙村兒大隊弄來的收割機,而且你們附近幾個大隊今年種的地都多,肯定是優先你們趙村兒大隊”
趙柯跟著建議“跟氣象站打聽好天氣,我們合理安排時間。”
“對,程干事,你記著點兒,天天打一打電話,注意著天氣變化,今年莊稼長得好,可不能因為天氣糟盡了。”
程干事笑著答應。
去年,趙村兒大隊經過一場大澇災,大半個公社幾乎都顆粒無收,今年,他們就充滿希望,迎接豐收,迎接更好的未來。
農機站還有拖拉機要修,段書記體諒傅杭和林海洋,讓他們休息休息再去農機站。
傅杭和林海洋卻沒打算多休,只說睡一晚上,明天就去農機站。
段書記當然是樂見他們如此勤快,掏腰包讓趙柯帶他們去飯店吃點兒好的。
趙柯領著傅杭和林海洋回宿舍放東西。
他們沒想到才離開短短幾個月,趙村兒大隊就在公社有宿舍了,而且還是磚房的。
宿舍是兩開門兒,分開男女,每個門進去都有兩個屋子,都是大通炕,燒起火屋子里特別暖。
現在女宿舍那邊兒,趙柯和趙萍萍一個屋,幾個學生一個屋;男宿舍那邊兒還沒有別人,也只有幾個學生。
林海洋里里外外地躥,感嘆“真是一天一個變化,我們要是走一年,回來不得不認識雙山公社了”
趙柯自信道“農機站和養殖站都還沒建,大隊惦記著這活兒呢,現在下面又要建養豬場,你們要是走一年,沒準兒真不認識公社了。”
傅杭和林海洋對視,隨即笑起來。
他們走出去,才更加清楚,還沒有一個地方是像趙村兒大隊,像雙山公社這樣日新月異,而正是這樣生機勃勃的地方,才牽動著他們的心,想要參與進這變化中,舍不得走。
第二天,傅杭和林海洋便投入到修理農機的工作中,且修理的每一步都手把手地教給農機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