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憑什么傅知青火力更旺。
趙棉摸摸她的額頭,沒發燒,“你多躺會兒再起來,我給你倒點兒熱水喝。”
她出去一說趙柯著涼了,大家都很擔心。
余秀蘭更是瞬間變成溺愛的老母親,就算趙棉告訴她不嚴重,趙建國也給趙柯看了,還是按著趙柯躺炕上發汗,不讓她起來。
趙柯就是鼻子有點兒堵,犯懶毛病了,“不用發汗。”
“咋不用”余秀蘭嘮叨,“你這不咋愛生病的突然生病,更得注意。”
大年初一這么熱鬧哪能在炕上過,趙柯嗖地爬起來,麻溜穿衣服。
余秀蘭“”
二十歲的人了,到底長沒長大
養的是閨女還是猴子
余秀蘭忍了好幾息,抄起炕頭的雞毛撣子,抽了她一下。
隔著棉衣,一點兒不疼。
趙柯躥下炕,趿拉著鞋,幾步消失在屋里。
廚房,幾個人都在關心趙柯。
趙柯躲著余秀蘭同志,去洗漱收拾,完事兒直接趕上餃子包好,一大鍋熱水燒開。
趙建國從灶坑里拿出早就燒好的樹棍兒,出去放鞭炮。
鍋蓋掀開,熱氣騰騰,大肚餃子全都下鍋,瞬間熱水成了奶白色。
余秀蘭拿著笊籬繞著圈兒地攪和,澆了幾次冷水,沒幾分鐘,白胖的餃子都浮了起來,擠滿大鐵鍋。
“來端餃子。”
趙棉趙柯立即上來排隊。
余秀蘭盛出一盤,隨手一遞,姐妹倆就接著,端到桌上去。
方煦也過來端餃子。
老太太領著姐弟三個過來,人就齊了。
余秀蘭盛完餃子,又蓋上鍋蓋,招呼“都上桌,一人一盤兒,不夠還有,可勁兒造啊。”
餃子餡兒是豬肉酸菜的,餡兒是昨天劉三妮兒拌好的,豬肉是趙村兒大隊自個兒養的豬,蘸一點兒蒜蓉醬油和醋調的醬,香的流口水。
余岳一口一個,吃得滿嘴油。
于師傅三口人也是贊不絕口。
吃完餃子,盛一碗餃子湯,邊喝邊聊。
于師傅提了方煦和趙棉訂婚的事兒。
一家三口來,就是有定下兩人婚事兒的打算,趙家人也是清楚的。
而且兩人的歲數都不小了,彼此相處著如意,結婚也順理成章。
余秀蘭平時催得狠,生怕閨女找不著對象,這時候真要訂下閨女的事兒,心里又不是滋味兒了。
還是老太太果斷,“那就找小棉她四爺翻翻陽黃歷,選個天暖和的好日子。”
方煦滿眼柔情地望向趙棉,趙棉溫柔地回視他,同時又有些對家人的不舍。
趙柯其實最舍不得姐姐,可她不想給姐姐施加壓力,便沒有表現出來。
方煦給趙家的長輩們也都準備了禮物,昨天就抽空和趙棉一起送了過去。
今天,他又拿出一大包糖果,每個比他和趙棉年紀輩分小的,見面都抓一把。
那糖,包裝精致,還從省城帶來的,明顯比余秀蘭買的散糖塊兒貴許多。
余秀蘭看他一把一把地抓出去,沒多會兒引來一大幫娃娃,肉疼地跟親媽叨叨“這得花多少錢”
劉三妮兒一臉喜慶,“小方頭一遭來拜年,這是給小棉做臉呢,你別摳摳搜搜的。”
余秀蘭也高興,“我就是心疼,又不是不識數。”
傅杭是晚輩,當然也要尊重習俗,過來跟趙柯家人拜年。
他對于師傅和方承也很客氣,認認真真地道“過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