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柯道“所有建設者都希望為之奉獻的祖國繁榮富強,希望大家都能活得富足輕松愉悅,希望未來是光明而廣闊的,這是高尚的、無私的。”
“一棵樹可以是棟梁,可以作柴燒,哪怕就是立在那兒,它也不是平庸無用的,你做得再少,你盡力而為了,努力,不強求,我們這片土地,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人,就感謝你的熱忱和善良,呂知青,你是光榮的。”
呂巖林紅了眼眶,嘴唇哆嗦。
他們對話期間,有越來越多的知青停駐在周圍。
趙柯的話,他們聽來,不止是對呂巖林一個人,也是對他們給予肯定。
眾人都有些觸動。
呂巖林說不出話,便有其他知青催促他讓一讓,又有新的人坐在趙柯對面。
大家不知道怎么想的,全都跑偏,將好好一個相親交流搞得像是什么見面會,都有問題問趙柯,還有人拿著本子和筆記錄。
有些夸張了。
趙柯抬頭看了一圈兒。
應該是崇拜吧,就像那些從各地寄過來的信一樣。
她沒特別崇拜過什么人,但總覺得不應該辜負不應該玩笑。
趙柯不知道這個所謂的相親大會見她一面意味著什么,但趙柯想,可能在意她“真實”的模樣,如果她真的是個很好的人,他們大概會很欣慰。
那就滿足他們吧。
談心就談心,對她來說也沒什么難的。
最初的戲謔之后,就只剩下認真,趙柯對每一個提問都仔細思考,耐心地回答。
路通往哪個方向,靠的是自己,趙柯左右不了,也沒法兒指引,她只是盡可能地以一個積極的情緒開解他們。
而有的男知青太激動,雙手握著趙柯的手不放,使勁兒地上下晃,“謝謝謝謝你趙同志”
對方沒什么旖旎的心思,趙柯也沒抽手。
如果能借由手的接觸,傳遞給他些力量,大大方方的,又有什么關系。
傅杭難得的沒有吃醋,反而有些感同身受。
他們大概也會在某一刻像他一樣,覺得認識過趙柯,真的很好
激動的男同志平復情緒,起身,又換其他人。
直到一個女知青坐到趙柯對面。
趙柯有片刻的失語,“”
相親呢,女同志有點兒過分時髦了吧
其他人也驚訝,發出窸窸窣窣的議論。
女知青無視目光,按照先前男知青們的流程介紹完自己,然后翻開筆記本,期待地問“趙同志,能給我一句寄語嗎”
趙柯為自己腦子里的不正經羞愧了一秒鐘,接過鋼筆,思索后寫下
晨曦將至,山海可平,不畏將來。
與你共勉。雙山公社,趙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