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一舉多得的良策。
可是趙桓卻知道宋真宗趙恒親征之后,“勸諫”宋真宗親征的寇準混的有多慘。
被一貶再貶,貶到了雷州,病死雷州,雷州在哪里?
在廣州湛江那地方,北宋這會兒,那地方還是豬婆龍滿地跑的地界!
寇準留下一首:多病將經年,逢迎故不能。書惟看藥錄,客只待醫僧。壯志銷如雪,幽懷冷似冰。郡齋風雨后,無睡對青燈。
寇準就這樣在唏噓間離世而去!
這種師道和李綱,是真的什么都不怕啊!
自己萬一死在了河東路,那種師道的歷史評價,就會直接從忠臣傳轉到奸臣傳里了。
就是大勝,種師道和李綱想過自己的命運嗎?
趙桓衡量了一下,說道:“安排親征諸項事宜,盡快親征!”
他答應了。
因為他真的輸不起。
如果真的因為互相掣肘導致河東路戰事敗北,那么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費了。
自己還是要做亡國之君。
不就是御駕親征嗎?
自己當時做皇帝的時候,不也是什么都不懂嗎?
這不做了一個月,干的也還不錯吧?
御駕親征而已,不做,誰知道自己不會做呢?干了!
他記得以前玩游戲的時候,可沒少感慨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萬一這群豬隊友玩死了七路大軍,自己豈不是也是死?
“官家英明。”種師道臉上掛著笑容。
讓趙桓御駕親征,其實他有更深次的想法。
種師中讓劉錡、孫翊率領劉家軍回到汴京,就是防止互相扯后腿的事發生。
現在河東路其實就是種師中和種樸軍力最盛,互相拖后腿雖然也有可能發生,但是種師中已經有了相關的預案。
河東路之戰,勝的幾率很大。
種師道之所以請新帝出征,是因為這是一波好機會。
讓新帝去前線,就是為了給新帝的文治武功,增磚添瓦。
而不是把河東路之戰的功勛分給諸將,使他們進一步的做大。
本來就尾大不掉的西軍,真的贏下了衛國之戰,自己死后,是否還能為陛下所用,就會有很大的疑問了。
至于危險,皇帝御駕親征很少有暴斃于陣前,有名的也就太宗趙廣義雙股中箭了。
太宗皇帝,那實屬自己玩脫了,非要學自己的哥哥太祖趙匡胤,身先士卒,軍陣豈是兒戲?
沒有金剛鉆,非要攬瓷器活。
太祖皇帝,一套太祖長拳打遍天下無敵手,他太宗皇帝有什么?
最后混了個驢車皇帝的謚號貽笑大方。
而且種師道也和李綱合計著,安排好路上的休沐時間,讓官家到晉中的時候,局面已經是必勝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