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們為了自己的土地而戰!
拿不下大同,他們均田的地,如同浮水之萍一般,隨時都有可能被敵人拿去。
種師道轉著轉椅來到了趙桓的面前,說道:“孫博是個能干的人,都已經安排妥當了。不過有些小麻煩,等到戰事平定再說不遲。”
“那就行。”趙桓點頭。
即使是戰死,也有五十貫的撫恤,還會有軍功的人頭賞賜,一個金人的頭顱就是二十貫!
進爵之后,就會有更多的土地,可以雇傭其他人為自己耕種,成為一個耕讀之家。
軍功越大,回鄉之后,也會成為里長,鄉長,縣尉或者知縣事這等職務。
甚至知州,知府,宣撫使都有對應的軍爵!
他相信長期處于社會底層的大宋軍卒,這群“賊配軍”知道這是何等的機會!
“亥時吃飯,繼續造勢,不要讓完顏宗翰知道我們的計劃。”趙桓轉身回到了大帳之中,與諸位將軍做最后的推演,考慮到一切的意外,才能游刃有余。
……
大同府內,林幼玉有套上了森羅的面具,穿上了單層的冷鍛甲,在脖頸處圍上了紅色的絲帶,顯得英氣勃發,厚重的甲胄,掩蓋了她女兒身的身份。
大宋的皇城司指揮使,也以為她是一名男性。
大同府所有的皇城司察子,都以為他們的頂頭上司,是個冷血無情、手段極為殘忍的皇城司監事。
只有她的貼身丫鬟才知道,她其實是個女兒身。
“大同府武庫的守衛更值,今天輪到了我們皇城司的人,戌時打開城門,讓耶律余睹的人在一個時辰內武裝起來契丹奴,而定川門前的察子,一定要趁亂在子時打開城門。”
“趁著契丹奴和金人戰作一團,就是我大宋的可乘之機。”林幼玉一邊喋喋不休,一邊走出了客棧,轉身走向了定川門。
今夜,所有的皇城司察子,都會在定川門處,在打開城門之時,攻上城墻,阻攔金人關閉城墻和守城的節奏。
只要大宋軍卒入城,他們的使命就完成了。
至于生死?
皇城司的察子們其實不在乎。
皇城司的察子其實有很多很多都是來自河東路的義士。
他們都是在金人擄掠中,失去了自己的家人,來到北地,投奔皇城司的目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報仇。
如果大宋天兵未至,他們就趁亂轉道攻入完顏宗翰的王府!
死而已,還有什么比失去一切更痛苦的事情嗎?
林幼玉蹲在定川門城墻的陰影中,舉頭看著月光,慢慢升到了頭頂的地方。
“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