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若是太陽真的在地下呢?”趙桓笑著問了一句,如同玩笑話一樣,不經意間問道。
“官家說笑了,天日昭昭而煌煌,安能九幽下沉寂……”李綱說著說著,就愣住了。
他可不是讀經學讀傻了的讀書人。
他是個軍器監少丞,是兵部侍郎,走南闖北多年,為了讓武庫和軍器監恢復運轉,不知道下了多少心力的人。
趙桓稍一點撥,李綱如同醍醐灌頂一般,看著地平線的方向,手都在抖,說道:“官家可是說,這太陽,在地下?”
“朕沒這么說,朕開玩笑的。”趙桓臉上掛著笑容,繼續說道:“若是太宰若有所悟,寫成個札子遞上來。”
李綱已經聽明白了趙桓話里的意思,顯然官家已經知道了太陽真的在“地下”。
但是官家為何不細說,顯然是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這道理只有自己實實在在的領悟,才是自己的道理。
而且顯然這句話的背后,蘊含著天地之間的至理,官家不名言,讓他自己領悟,顯然給他的史書評定,加上一段美談了。
“謝官家隆恩。”李綱俯首說道。
“行了,你繼續說這個水運儀象臺。朕很感興趣。”趙桓顯然對這個三層樓高的木制建筑物興趣極為濃郁。
“這水運儀象臺的中層,是一間沒有窗戶的密室,里面放置渾象。”
“天球的一半隱沒在地平之下,另一半露在地平的上面,靠機輪帶動旋轉,一晝夜轉動一圈,星圖密布,再現了星辰的起落等天象的變化。”
“共雕琢了一千四百四十七顆星宿。是我們能夠看得清楚的所有星宿了。”李綱指著第二層說道。
站在趙桓的角度,是看不到這第二層的渾象。
“走去看看。”趙桓拾級而下,來到了這水運儀象臺的旁邊,看著眼前的渾象,果然如自己想的一樣,果然是觀星儀。
有了這臺儀器,就可以繪制星圖了,星圖的妙用無窮,船舶定位簡直不要太好用!
趙桓緊握著拳頭,說道:“很好。”
“官家,臣跟官家說的蘇攜,他手**有三千余張星圖,也有此臺的完整構架圖,而且對各種星圖的研究極為合適。可以到劉益,劉少卿的手下幫忙。”李綱說出了此行的目的。
趙桓點頭,這個蘇攜的父親建造了這個水運儀象臺,對大宋有大用!
“蘇攜也是大觀年間的進士及第,才學人品都是值得稱道的。而且在此次金人南下的飄搖時候,也是帶領丹陽百姓抵擋住了流匪的侵擾,按制可升為太常少卿,或者到軍器監做少監。”李綱趕緊說道。
他沒有假公濟私,是真的在舉賢。
“在種少保的英才錄上,也提到過此人少年硬朗而有才學,太宰不用如此謹慎。”趙桓無奈的說道。
這大宋的皇帝個個都不咋地,以至于這些朝臣們做官,都是謹小慎微。
唯恐皇帝猜忌。
“叮!”
一陣清脆的聲音響起,跟戰場退兵的鳴金聲,有些像。
趙桓愣神的問道:“什么聲音?”
“酉時的報鐘聲啊。”李綱一臉理所應當的表情,他不明白官家為何如此驚訝。
趙桓滿臉的迷茫,他以為的水運儀象臺是個天文觀測臺,結果這家伙還有報時功能?
趙桓看著從水運儀象臺下魚貫而出的更夫,提著手中的鑼,唱著號子遠去。
他看著腳下一名木制小人,手中敲著鉦,報時的鐘表。
這大宋到底要給自己多少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