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李邦彥要收拾她絕對輕松。
但是李邦彥不敢。
他反而希望自己留在官家手中的把柄越多,這樣他李邦彥就越安全。
他李邦彥不是李綱啊。
兩種做臣子的方式,兩個人完全是兩個不一樣的方向,活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趙桓收到李邦彥府中密報的時候,正在吃飯。
趙英燴了兔腿肉,熏了個烤肉片,弄了兩碟素菜,一碗稀粥,兩個大白面饅頭。
“官家是不是太簡樸了?”趙英小心翼翼的問道。
“沒事沒事,朕吃的順心。”趙桓連連搖手,廚藝精湛這四個字對趙英的評價極為精準。
色香味俱全!
美!
按照宮廷晚膳的要求,他面前的桌子上,應該擺十八道菜。
之前趙英出去撫軍的時候,這宮廷晚宴差點沒把趙桓給吃吐了!
規矩多不說,每一道就那么一點!
名貴是名貴,好吃也是好吃,廚丁用心至極,盡心盡力。
但是不頂饑啊!
他晚上批閱札子和看書,都會熬到很晚,只吃幾口菜,到半夜就會餓肚子。
但是他有又不能讓御膳局的人,半夜給他做宵夜。
這代表官家晚膳沒有進好,御膳局的人是要挨掛落的。
趙桓為了不讓御膳局的人吃掛落,就沒有問責下去。
皇帝也是人,也會為了自己的手下考慮,否則人心盡失,哪天睡夢中被人割了脖子,豈不是貽笑萬年?
趙桓這么做,也是參考了宋仁宗的做法。
宋仁宗趙禎有次出游,結果忘了帶水,口渴難忍,看到手下的人也沒帶水,一直忍到了出游結束,才讓內侍端水,也是為了手下的人,不被懲罰。【出自正史】
趙桓覺得自己怎么說也是后世的五好青年,做的不能比這些封建帝王們差,也就沒有追責,趙英回來了,就無事了。
“還是你知道朕的喜好啊。”趙桓一遍翻動札子,一遍吃飯,身前只有一個趙英伺候著。
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不能看書!不能想吃什么吃什么!吃個菜,都得太監喂到嘴里?
什么亂七八糟的規矩啊!
趙桓真的受不了這種條條框框的東西。
“兩只老狐貍,眼光真的準啊。”趙桓看著札子上李綱和李邦彥的討論內容,嘖嘖稱奇。
“官家,臣給官家燉了個參雞湯,現在放涼些正是喝的時候,端上來?”趙英笑呵呵的說道。
官家的身子就是大宋的天,可不能垮了。
他最近也是絞盡腦汁的把御醫院的食補方子,和官家的喜好結合在一起。
官家吃的舒暢,還能把身子補了,就是他趙英眼下最緊要的事。
“他李邦彥做不來的事,就覺得人李綱做不來。以己度人。不過李邦彥這個老狐貍,眼光是真的毒啊,說不定也猜出朕想做什么了!”趙桓笑著說道。
趙桓嘗了一口參雞湯,人參的香味滲透到了湯中,在味蕾炸裂的美味,滿口余香。
“這雞湯不錯!明天多熬點,給朱貴妃和張婕妤送過去點。”趙桓指著雞湯說道。
“官家喜歡喝就好,老臣可是專門請教了名廚熬的,官家喜歡就好。”趙英又變著花樣,掏出一個水果拼盤來,放到桌上,說道:“酸奶果盤。老臣從契丹人手里弄來的奶酪,做的酸奶,助消化。官家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