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第一次看到這段的時候,感覺自己就像是個文盲一樣,有點像做高考數學題最后一道題的時候的感覺。
兩眼一抹黑。
他請教了宇文虛中這個正兒八經的大學士之后,才徹底搞明白了這段話的意思。
首先第一個字贊,表示總結,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贊。常見于史書之中,對一個人的生平進行總結。
龍漦是龍的口水,涉及到了夏朝的一段傳說,后來讀書人專門指褒姒,意思就是女子禍國殃民。
而丙殿在漢朝一直指的是太子。
昌這個字,通菖蒲的菖。
弄明白了這些字之后,趙桓也終于將上下文全部翻譯通透。
【總結來說:在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則天終于露出了他原來的面目,太子如同菖蒲一樣,一茬又一茬的被武則天收割。老天爺真是瞎了眼,怎么降下這等妖怪!篡奪帝位神器,養面首玷污宮殿!】
【這等妖女,居然活到了白首,并且終老,這是上天降下的什么樣的借鑒呢?】
如果沒有最后【降鑒何如】這四個字,趙桓也只會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演義話本,但這四個字,再加上占據了四成篇幅的臨朝稱制內容,就顯得意味深長了。
這是誰借著武則天的事,攻訐自己的貴妃朱璉嗎?
畢竟朱璉在當初八門進京的事之中,確實是做了臨朝稱制,雖然不到幾個時辰。
但是趙桓覺得自己處理的已經很重了,皇后、太子之位到現在都是懸而未定。
但是李綱的札子,卻讓趙桓不寒而栗!
這份小報因為沒有經過進奏院的批準,就私自刊印。
而且刊印的方式和之前,起底李清照父親的秘密的那份札子的手法,如出一轍!
找不到寫這《武媚娘傳奇》的作者!
找不到刊印的方式!
就連紙張和墨都是來自于五湖四海!
也就是說,這個《武媚娘傳奇》,壓根就不是指桑罵槐說朱璉,而是繼續在李清照的身上帶節奏!
昌一字,也可以解釋為教育。
現在朱璉和趙桓在燕京過舒坦日子,教導趙諶的使命,其實大部分落在了李清照的身上。
所以,這個龍漦罵的根本不是朱璉,而是李清照。
程褚也上了一道請罪的札子,這樣的小報,出現了兩次,而且都是針對于現在李宮正,但是程褚卻找不到這個人。
也就是說,這道札子依舊是一個懸而未決。
對方跳出來兩次,都沒有抓到他任何的把柄。
第一道是為了讓自己激憤之下,把黨爭的棺材板掀起來。
第二道札子是為了自己警惕李清照現在雖然名為宮正,實則行臨朝稱制之事。
這是誰在背后作亂?他想做什么?
趙桓皺著眉,拍打著手中的札子。
不太像是金國黑水司搞的鬼,他們要是有這么精細的操作,趙桓把自己的腦子擰下來給金國的那個亶兒當球踢!
趙桓想了很多人的名字,最后還是沒找到敵人在哪里?
趙英放了一盞茶在趙桓案上,說道:“官家啊,你快去延福宮勸勸朱貴妃吧,這哭了都小半個時辰了,看著官家忙碌,臣一直忍著沒說。但是現在延福宮那邊小黃門回報,朱貴妃眼睛都哭紅了。”
“她哭什么?”趙桓一愣,朱璉自從自己穿越至今,從沒給自己找過麻煩,就是八門進京的時候,也不愿意自己在前線為汴京諸事擔心。
這怎么突然哭了起來?
“還不是這小報惹的禍?汴京那邊每天都送小報到燕京,朱貴妃很喜歡看,這不就看到了這《武媚娘傳奇》,覺得自己是個禍害,就哭了起來。”趙英嘆氣的說道。
趙桓點了點頭,寫了一份札子,說道:“送到汴京。把這事做了,把這個人給朕找出來。”
他讓皇城司的程褚,發動天下所有的風聞言事的察子和退役軍卒,他要翻天覆地的把這個家伙找出來!
他要問問這個人,到底想做什么,為何反復在李清照身上做文章!
當然,他也沒打算興文字獄之類的事,還不至于。
他只想知道,這個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做什么事,不能正面來?
潛伏在陰影里,跟條毒蛇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