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皇帝仁慈了還不行?!
大臣都有斯德哥摩爾綜合癥嗎?必須要挨整了才舒服?
但是趙桓卻細細品味了一番李綱的話,覺得甚有道理。
這做皇帝做久了,也是犯迷糊了嗎?
這李綱是在直指鼻子罵自己誒,還認為對方說的有道理嗎?
趙桓提筆,又放下。他不知道這個札子該怎么回復。
但是又不得不回復李綱的札子。
【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以不自己,化被萬物而使民不恃,其有德而不稱其名,位乎不測而游乎無有者也。三吏三別尤在耳,莫敢怠惰。】
三吏三別,是杜甫的六首詩分別是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寫的是大唐由盛到衰的民間疾苦,他寫不出李綱那樣的排比的句子,但是也是告訴了李綱,他心目中的盛世是何等模樣。
就是不知道李綱能不能看明白自己的想法。
趙桓放下了手頭的札子,看著窗外,這大宋該何去何從?
李綱收到回復的時候,正在和李邦彥品茶。
李邦彥看著李綱的模樣,就知道那日商量的札子,李綱終究是把它寫了出來,交給了大宋的皇帝。
李邦彥抿了一口茶,拿起了話本,看的津津有味。
今天一早李綱就早早的趕到了他的書局,名義上找他喝茶,其實李邦彥知道李綱在擔心什么。
李邦彥嗤笑了一聲說道:“要我說你就是咸吃蘿卜淡操心!這大宋是他老趙家的又不是你老李家的。”
“你干好自己的活,三年輪轉,干完去做你喜歡做的事,不就行了?”
“跟官家正面鑼對鑼,鼓對鼓,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一對奇怪的君臣。”
《洞庭湖靈姻傳》,是李邦彥正在看的話本。
講的是八百里洞庭湖的龍王的女兒,遠嫁給了涇川龍王,涇川君與公婆虐待龍女,偶然遇到了書生劉毅。
龍女托柳毅傳家書回到了洞庭湖,龍女因此得救,而后龍女以身相許。
李邦彥現在專職寫話本,覺得這個故事妙雖妙了些,可是缺少了跌宕起伏,所以他準備增加幾處轉折,讓故事更加有趣一些。
李邦彥的文采駢偶文句,文辭華艷,稍微整理下,就是一篇好文。
李邦彥正在醞釀新的故事,而李綱有些局促不安,他在擔心自己上的札子,會不會遭到皇帝的斥責。
“官家若猛虎,何須憐憫牛羊?也不知道官家是到底是什么想法。”李綱捧著熱茶,有一搭沒一搭的說道。
李邦彥沾了沾墨,說道:“若是官家壓根沒把自己當成猛虎呢?”
“嗯?”李綱眉頭緊蹙的看著李邦彥。
沒把自己當成猛虎?
李邦彥笑著說道:“去年今日,完顏宗干在歸京的路上,說過一句話,不知道你還記得嗎?他說官家不似人君。”
李綱抓著手中的茶盞說道:“哦,這句啊,聽說是捷勝軍的軍卒傳出來的,有所聽聞。”
李邦彥不再說話,任由李綱的思緒翻飛,他提筆,龍飛鳳舞的寫下了自己對《洞庭湖靈姻傳》改編的想法。
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給柳毅這個角色,編一個合適的背景,他將柳毅的籍貫宗族補充完整,蘇州有一口柳毅井,正好做柳毅的背景。
假亦真時真亦假,才最唬人。
“官家的札子,李太宰。”一個仆人遞過來一道札子,給了李綱。
李綱專門叮囑過仆從,將札子送到大宋書局來。
李綱打開了札子,說道:“官家說他想要的明君之樣子,是君雖有蓋世之功,但百姓卻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