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得虧不算是不學無術的人,他還是知道古代的億,指的不是后世的億,古代的億指的是十萬。
真正表述一億的意思,應該是萬萬。
趙桓掰著指頭算了半天,劉益的這張札子里的內容,說的大概是馳道的長度約為46000千米。
【歷史…數學數據提醒:赤道長度為40076千米。】
四海之內,其實說的是宋朝的疆域,大約是東西南北約為五千六百里。
趙桓終于明白了劉益這個札子里,算的是什么東西!
只是趙桓看著那句,又使豎亥步南極北盡于北垂,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趙桓陷入了迷茫當中,這又是啥意思?
系統也沒有跳出來翻譯,看來是又進入了系統的知識盲區,這系統果然一如既往的廢物啊!
劉益看著官家迷茫的神情,問道:“官家,就是說我們腳下的大地,其實是個圍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的圓球……”
趙桓點頭,經過劉益的梵音,他終于懂了劉益札子上所有的內容,他想表述的就是地球是個球。
趙桓滿臉疑惑的看著札子,雖然數據上有很大的差距,但是至少把地球是個球算出來了。
只是怎么算出來的?
劉益也知道自己的發言略微大膽了點,大地是地,怎么會是個球呢?
劉益看著官家疑惑的表情,他就知道自己的事,怕是辦砸了。
他是個數學家,算學一等一的強,可是這朝堂奏對,他很不熟悉。
劉益略微有點手足無措的說道:“官家,臣不是胡說啊,臣這個說辭,是有根據的。”
“前漢的《張衡渾儀注》里說,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子中黃,孤居于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天地各乘氣而立,。”
“前唐的《天文志》也提到了這個觀點,說大率五百二十六里二百二十七步,還有蘇頌所留下的一本札子里也提到了這個觀點,臣道不孤,還請官家明鑒。”
趙桓看著劉益說了一大堆,才大概聽懂了,劉益想說什么。
其實劉益的說辭趙桓大概聽懂了什么意思。
這涉及到了一個古代天文學的爭論,蓋天說和渾天說的爭議。
蓋天說,大約就是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天如同一個蓋子一樣蓋在地上,而大地跟個棋盤一樣,放在了地上。
渾天說,就是天是個雞蛋,周天星辰分布在了雞蛋殼上,而地球是蛋黃。
趙桓這才知道了,劉益誤會了自己的疑惑,他其實想問劉益是怎么得到這個長度的,并不是質疑地球是個球。
結果劉益給他解釋的卻是渾天說和蓋天說的爭論。
就趙桓接受的知識體系來說,渾天說其實更加接近真相。
“劉大家所言朕相信,大地就是個球。”趙桓笑著回答道。
劉益正要繼續引經據典的證明大地是個圓球,聽到趙桓如此說辭,猛地一愣,說道:“官家,真的相信大地是個圓球?”
趙桓點頭,說道:“劉大家說說你是怎么算的吧。”
劉益俯首說道:“臣認為大地是個球之后,也是驚異萬分,而后在夏至那天,測量了同一影長的兩地,即汴京和長安北三十余里,相差約為七又五分之一度,約為一周之五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