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此舉,在鄉、縣、州、府的基礎上,再加一個國老,自然是為了一些以后的政策做準備。
當然他本來想在遼陽之戰之后,再做打算,但是王稟的請戰,還是讓趙桓,提前把兩位得力干將拉過來,放了個口風出去。
趙桓對王稟是懷著一種感恩的心態,若不是王稟固守太原城,大宋現在的局勢,哪怕有種師道輔佐,從河東到河北,再到京畿四路,可能也是遍地瘡痍,慘不忍睹。
而之后王稟千里襲擊了臨潢城,為大宋的軍改爭取了一年的時間,為了應對金人突襲奉圣州未建成的軍堡,他又冒著白毛風,去黃龍府的征戰,留下了一萬多的軍卒的尸骸,還有他一身的傷病。
趙桓是不忍心讓他繼續征戰了,再這么拼下去,趙桓很害怕忠魂銘上多一個王稟的名字。
所以他想把先把這個國老的職位給王稟定下來,具體的職務,大宋軍事學院的山長,是個不錯的選擇。
“岳飛啊,你不把他們當成敵人,他們可是會要你的命的呀。”趙桓晃著搖椅連連感慨的說道。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是他的忠魂;】
【愛民如子愛兵如子是他的美德;】
【苦心孤詣謀策北伐是他的信仰。】
【他唯一的“錯漏”就是只知注意前方的劍戟,卻忘記了背后的匕首。】
【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這就是趙桓在初次全面了解岳飛之后,寫過的一段話。他過于盯著前方的征戰,而忘記了后方的可能會給他致命的一擊。
和岳飛那種華夷分明的態度不同,韓世忠的性子就忍不了。
趙桓很喜歡韓世忠身上的那股勁兒,就是誰特么的造次,干就完事了!
事實上也證明了,韓世忠這種莽到底的態度,在朝堂昏暗的時候,是多么明智的選擇。
紹興十一年的時候,趙構打算議和,就派出了張俊、秦檜和岳飛三人去調查韓世忠貪腐案。
趙構一開始也不想殺了岳飛換和平,而是想殺了韓世忠。
岳飛是個心思極為細膩之人,張俊和秦檜沒有發現的問題,岳飛發現了,但是岳飛并沒有檢舉韓世忠,一切按著張俊的札子為主,完成了那次的調查。
韓世忠怎么躲過這次殺身之禍的?
張俊秦檜車駕一到,韓世忠命令親衛把刀一抽,把張俊秦檜的車駕團團圍住,一句哪來的回哪去!氣勢十足,嚇壞了秦檜和張俊。
岳飛當時三十歲建節,乃是赫赫名將,自然出入沒什么禁忌。
還是岳飛把張俊和秦檜被圍的窘境,破了局,領他們進了個軍營。
韓世忠這種態度,嚇到的不僅僅是張俊和秦檜,還把趙構給嚇壞了!
趙構為了議和,總得拿出點誠意,才確定,開始向岳飛下手。
岳飛出事之后,韓世忠炸了毛。
韓世忠親自闖到秦檜府上問岳飛什么罪名,才出現了名垂千古的【莫須,有】的罪名。
秦檜說這句話,那是韓世忠刀架在他脖子上。
膽敢說一句污蔑的話,韓世忠就把秦檜的腦袋給剁了。
秦檜哪里敢胡編亂造?
韓世忠鬧完秦檜府上,就提著劍帶著兵,闖進了臨安行在,問趙構要說法,趙構左右言他,不敢明說。
韓世忠造反又不想造反,又氣不過趙構的態度,一氣之下,辭去了一身的軍職,跑到秦嶺,和梁紅玉過起了神仙眷侶的隱居生活。
趙構每年屁顛屁顛的送蜂蜜賞賜去秦嶺給韓世忠,韓世忠都賣給了山民,換了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