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錢,趙桓也沒自己花,汴京皇宮都是開發燕京城的結余。
“走吧,去雅堂。”趙桓笑著對趙英說道。
大宋百姓對奸臣是憎惡的,從這水泄不通的高臺、萬人空巷的圍觀,連旁邊樓頂上都站滿了百姓。
甚至趙桓的車駕從旁經過,都沒有打擾到太多百姓觀看杜充砍頭的樂趣。
當然,這里面有些人,并不知道杜充所犯的罪惡,只是來看個熱鬧。
趙桓不由的想起了當初上學時候,讀過魯迅先生的那篇課文《藥》。
里面的人血饅頭,表現了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下,人們的愚昧無知和封建迷信。
但是從宋朝起,中醫學對于人血入藥,就展開過廣泛的討論,并且還形成了一篇名為《太平圣惠方》。
這是太平興國年間大宋朝廷編纂修著的大型方書之一,多達一百卷,共有一千六百七十余門,藥方十六萬余首。
并且在這《太平圣惠方》中,就已經初步運用到了實驗,對于人血和人器入藥的臨床實踐,結果自然是卵用沒有。
宋太宗趙光義聞之,當即提倡停止人血人器入藥,并且寫入了大宋律法,認為其行徑【近乎于蠻】。
而這個提倡,可是皇帝親自牽頭,明確反對用人血或人器入藥的觀點受到中醫界的廣泛認同,發展到明代,這種【近乎于蠻】已經逐步停止。
當然趙桓不覺得魯迅先生的《藥》在胡謅,當時百姓的蒙昧已經到了愚的地步。
為何到了螨清,百姓們又開始了向劊子手購買沾血的饅頭治病?甚至殘殺嬰兒用其煲湯治病?就很值得玩味。
螨清的統治方式,乃是封建時代的集大成者,這一點無人能夠撼動其位置。
趙桓把大部頭的《皇考》看了多半之后,才知道當初為何胡元要用五谷輪回之物尿,給沈從沖洗傷口。
趙桓翻了很久,才知道情急之下緊急處理傷口,尿的確是最好的選擇。
那玩意兒還真是目前這個時代,沖洗傷口最干凈的選擇。
“趙英,叮囑李邦彥一聲,讓大宋書局的邸報和晨報發動起來,把杜充的奸邪編排下,事無巨細的將其做下的壞事刊印,廣而傳之。”趙桓笑著說道。
李綱的眼神中透著震驚看著官家,官家這個決定,以后修史時候,杜充就是一等一的奸臣了,而且還是那種證據確鑿、無可辨別的奸臣!
“李太宰,朕跟你說朕有想法,你覺得此策如何?”趙桓笑著問道。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讀書養德,立德以立身。厚德立身,精技立業。立志以成才,立業以為民。】
這是古代文人們最高追求,名曰五立,立身、立學、立德、立業、立志。
而這五立的最終訴求,正是指向了最關鍵的三個字,就是身后名。
趙桓這一招給奸臣立傳,把他們的缺德事,事無巨細的抖出來,其目的就是告訴那些在背后搞小動作的奸臣們,自己不是沒有辦法對付他們。
活著要對付他們,死了依舊要讓他們發揮出最后一絲價值,供百姓唾罵嫌棄,成為街頭坊間的笑話,成為演義、話本上的反派,成為說書人口中的佞臣。
人人唾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