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說的話說完了。”宋世卿是個周正的人,他從來都是嫉惡如仇,說完之后,他坐在了椅子上生著悶氣。
趙桓看著寂靜的朝堂問道:“誰有人要反對嗎?”
朝臣們面面相覷,在五萬大軍就在城外,軍權都在官家手中的時候,這種廷議,他們只能講道理,而不是耍無賴。
必須將道理講得明白才可以說服大多數人。
但是顯然,宋世卿說的很有道理。
趙桓看著常朝上,將近百名官員被噴的一無是處的時候,也只是連連搖頭,文人天然的劣根性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這是一群慫貨。
明太祖朱元璋和太史令劉基在討論君臣以禮相待的問題的時候,劉基就是沿用了宋朝這個論調,侍讀學士詹同補刀說正因為刑不上大夫,才讓士大夫有了禮義廉恥的道德約束,君臣相宜的佳話比比皆是。
明太祖朱元璋對此深表贊同,將【六卿貴重,不宜以細故辱】寫到了法律文書里。然后設《大誥》大興剝皮揎草之刑,貪官污吏剝皮填草,放在衙門口和土地廟里供人唾沫。
而之后的大明皇帝,更是將從朱元璋時的祖訓廷杖之刑,發揮的淋漓盡致,再加上后來逐漸增加的廠衛制度,可謂是對士大夫們,盡極戮辱之能事。
也沒見明朝怎么樣,什么國朝動蕩,國將不國的危言聳聽絲毫沒有出現。
倒是后來崇禎皇帝把魏忠賢殺了也就算了,還把廠衛制度給廢了大半,以至于后來為了七十萬兩現銀,無法調動關寧軍勤王,被李自成進了京。
崇禎吊死在煤山歪脖樹上之時,李自成入了北京城,簡單搜刮,得金銀七千余萬兩,駝載而去!
而后螨清入關之后,順治十一年,在只有漢省十一省的情況下,下詔一切按舊歷會計錄為準,本色糧、漕糧等皆按舊歷,計省當年核算營收預期八百萬兩,當年實收銀兩千一百萬兩,糧五百萬石,最終折色銀三千一百萬兩。
大明是沒錢嗎?是他崇禎收不出來罷了。
他為什么收不上來?他連自己的刀都給折了,跟士大夫們講道理,這怎么可能收的出來?
“若是都沒有異議,這新刑律的原則這一條就這么定了。”趙桓心滿意足的點頭,宋世卿這個嫉惡如仇的讀書人,這把刀很是鋒利。
至少論點論據將這群巧舌如簧的文臣們,噴的體無完膚。
趙桓看著文臣們互相張望的眼神,笑著說道:“朕知道你們心里想著什么,從這個反剝削為核心的律法開始制定的時候,八議八辟就違反了律法的核心,當然要廢黜,也必須要廢黜!”
“為了說服你們,朕準備了個故事,你們且聽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