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寧素這么說,岳興阿就不敢放肆了,眼巴巴地目送寧素他們走遠之后,他扭頭看了康熙一眼,然后像個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早知道我就不拜先生為師了。”
搞得他現在想跟他額娘出去玩都不行,他表哥說的是對的,有先生果然是一件好可怕的事情哦。
先前才被岳興阿挑三揀四,現在又見岳興阿后悔的康熙“”
“可惜世上沒有后悔藥。”選擇“認命”的岳興阿只好拉住康熙的手,仰著小腦袋對他道,“我們去上課吧,先生。”
聽到岳興阿這勉為其難的語氣,康熙“”
他覺得他要是不拿出點本事來給岳興阿瞧瞧的話,這小家伙怕是會對他嫌棄到底了。
要說到康熙的本事,夸他一句文武雙全那都不為過。
雖然康熙是滿人出身的,又打小就當上了皇帝,但是他并沒有因此而縱容自己安于現狀。
因為滿人是在馬背上打下的天下,所以康熙自幼習武,不管是三伏酷暑,還是數九寒冬,他一日都沒有懈怠;又因吸取的祖輩的經驗,所以康熙同樣自幼習文,不論是四書五經,還是天文歷法,他都有精研,甚至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因為讀書過勞導致咯血。
正是因為康熙如此看重這兩方面,所以才會那么嚴格的要求宮里的阿哥們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而岳興阿不是宮里的皇子,康熙雖然不會那么嚴格地要求他,但是讓他敷衍了事那也是不可能的。
說到底,岳興阿好歹是他正兒八經的第一個學生,若是他日后真的有出息的話,那么不僅他面上有光,寧素也能多個依靠。
康熙冷眼瞧著,除非寧素再嫁,且再嫁一個位高權重的人,否則的話在岳興阿長成之前,她阿瑪和兄長都不大能成為她的靠山。
這和他們疼不疼愛寧素無關,主要是因為他們對上佟家沒有那樣的本事和底氣,所以康熙覺得看在寧素的面子上也該好好地教教岳興阿。
只是康熙怎么也沒有想到,他都還沒有來得及教岳興阿什么,就見有奴才匆匆跑了過來,也不知道跟梁九功說了什么,后者的臉色竟然都變了。
這叫注意到這一幕的康熙有些意外了,等梁九功到他面前給他行禮之后,他才出聲問道“出什么事了”
梁九功聽到這話,倒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看了岳興阿一眼。
別看小家伙的年紀還小,但是到底也已經五歲了,在他面前說話可得注意些。
岳興阿這會兒正低著頭看著地里種著的糧食呢,倒沒有注意到梁九功的這個眼神,不過康熙注意到了,他問“是要緊事”
“回主子的話,是二阿哥來了。”當著岳興阿的面,梁九功沒法稱呼康熙為“萬歲爺”,那么自然的也沒有辦法稱呼太子為“太子殿下”了。
于是只能夠用一句“二阿哥”來代替,梁九功相信他們萬歲爺是聽得懂的。
康熙確實是聽懂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有幾分意外“保他怎么來了”
“先生,誰來啦”岳興阿是沒看到梁九功剛剛的那個眼神沒錯,但是不代表他耳朵聽不到康熙和梁九功的對話的,否則的話他們兩個大人也不用顧忌岳興阿一個小孩兒了。
“是我兒子。”康熙能夠瞞住太子的真實身份,但是卻不可能瞞著他和自己的關系。
“先生你的兒子”岳興阿聽到這個就來勁了,從地上站起來往梁九功伸手敲了敲,然后道,“我怎么沒看到呀”
康熙看向梁九功,后者連忙道“二阿哥還在門口等著呢。”
其實太子本來打算直接進來的,畢竟他沒有忘了自己要給他皇阿瑪一個驚喜嘛,但是如今莊子上的人哪里不知道他們主子正隱姓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