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不管是太皇太后還是蘇麻喇,她們都只知道寧素和隆科多鬧和離一事,并不知道寧素帶著岳興阿搬出佟家之后就和出宮的康熙成了鄰居,也不知道在寧素要和隆科多和離這件事情上面康熙在背地里出了力,更不知道康熙甚至看上了寧素。
直到康熙突然下旨允許寧素的婚事由她自己做主,太皇太后才突然察覺到有點不對勁。
其實關于寧素和佟家、和皇貴妃之間門的事情,太皇太后知道的不多,卻也有所耳聞。畢竟作為宮里頭的老祖宗,太皇太后的日子過得舒服是挺舒服的,就是有些無聊了,因此聽八卦成為了她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正是因為太皇太后知道內情,所以得知康熙突然下了這么一道圣旨,她才會在心底里犯起了嘀咕。
康熙是太皇太后看著長大的,她這個孫子的性格她不說十分了解,也有七八分了,他向來是一個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人。
也就是說只要他的心在皇貴妃,在佟家那兒,那么別管皇貴妃和佟家做了什么事,康熙哪怕不贊成,他也不可能下旨打皇貴妃和佟家的臉面的。
他不助紂為虐都算好了。
在太皇太后看來,能讓康熙做出這樣的決定只有兩個可能
要么是皇貴妃或者佟家做了什么惹惱了他,要么是寧素代替了皇貴妃和佟家成為了康熙的心頭好。
比起后者,太皇太后更希望是前者,可惜她回憶了一些這幾個月來康熙的一些反常,比如說他回宮之后沒有再翻過一次綠頭牌,又比如說他每次在宮里待不了多久又要出宮,再比如說太子說他在宮外收了一個叫岳興阿的學生等等等等。
這些反常擺在一起之后讓太皇太后實在是沒辦法說服自己康熙偏幫寧素是因為皇貴妃和佟家做錯了什么事情惹惱了他,尤其是她剛剛從太子口中得知了岳興阿他額娘想要再嫁的消息,更是讓太皇太后頭疼。
太子不知道岳興阿的身份,更不知道岳興阿的額娘是誰,但是太皇太后能不知道嗎
她知道得清清楚楚的。
所以她剛剛聽到太子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面上雖然不顯,但是心里卻驀地一沉。
雖然太子只是說岳興阿他額娘想再嫁人,沒說要嫁給誰,但是太皇太后卻莫名的有一種直覺,寧素要嫁的人是康熙無疑了。
說實在話,太皇太后活到這把歲數了,很多事情也看透了,而且康熙的態度也擺在那兒,他是絕對不可能讓他的后宮有太多來自蒙古的嬪妃,更不可能讓來自蒙古的嬪妃誕下子嗣的。
所以太皇太后基本上是不管康熙的后宮的,每次大選他想要一個秀女還是十個她都無所謂,畢竟她知道這個孫兒的大志向,也不怕他會沉迷美色而干出什么糊涂事。
但這次不一樣,太皇太后想到康熙的反常,再想到寧素的身份,實在是沒有辦法像對待其他嬪妃一樣,用平常心來對待寧素。
太皇太后現在就盼著事情真的就像蘇麻喇說的那樣,康熙不是什么糊涂人,不會干出什么糊涂事,否則的話
想到寧素和皇貴妃的關系,再想到寧素和皇貴妃他們之間門的恩怨,太皇太后突然覺得腦袋有點疼了。
宮里頭發生的一切,寧素自然是不知道了,她甚至不知道太子今天居然又來了。
等她回到莊子見到康熙和岳興阿之后,才從他們兩人的口中得知了這件事。
寧素頓時嗔了康熙一下“那你怎么不把孩子留下來呀”
上次就算了,那個時候她和葉玄還是很單純的鄰居關系,但是現在不一樣,現在她和葉玄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了,那么岳興阿是葉玄的準繼子,葉玄的兒子自然也是她的準繼子了。
有一說一,寧素有自己的親兒子,而且她又沒有見過康熙的兒子,要她現在就把他的孩子當做是自己親生的,那么她肯定是做不到的,她相信世界上也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
但是平心而論,康熙對岳興阿很好,甚至比岳興阿的親爹隆科多還要盡責,就沖著康熙對岳興阿的這份心意,寧素也愿意好好地對待康熙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