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妃說得沒錯,這兒確實是坤寧宮不是承乾宮,皇貴妃娘娘您要是想要教訓我們的話,那得到您的承乾宮去。惠妃笑吟吟地道,不過這個得要皇貴妃娘娘您先請我們才行,要不然呀,平日里我們
也沒有機會去您的承乾宮呀。
惠妃這話四舍五入相當于告訴皇貴妃今時不同往日了,以往中宮之位空虛的時候,她們初一十五不得不去一趟承乾宮,但是如今有了寧素這位新皇后,她們不僅不用去承乾宮順帶給皇貴妃請安,住在承乾宮的皇貴妃甚至還得出來和她們一塊給寧素請安。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今的皇貴妃和她們這些嬪妃們都一樣,沒什么太大的區別了。畢竟有了正兒八經的皇后,誰還管什么副后呀
更別提所謂的皇貴妃位同副后,那是大家口頭上的說法罷了,可沒有白紙黑字落在紙上的。要不然也不會寧素一進宮,別說是在康熙那兒了,就連在太皇太后那兒,皇貴妃也得靠邊站。
這話可不是其他人瞎說的,就像這會兒,寧素帶著她們一眾嬪妃們到了慈寧宮給太皇太后和太后請安,太后瞧見皇貴妃那么憔悴,還出聲關心了兩句呢,而太皇太后呢,卻跟沒有瞧見似的,反倒是和寧素說話時的語氣和神態都比對待其他的嬪妃們要更加溫和一些。
如此一來,即便是傻子都看得出來了,別管什么副后呀,寵妃呀,人家太皇太后都不認,只認正兒八經的孫媳婦。
東西六宮的嬪妃們不相信太皇太后會不知道昨天晚上發生了什么事,但是她什么都沒有說,也沒有給寧素臉色瞧,那么這不就相當于告訴別人她對康熙的做法沒有意見么
看來奴才是白擔心了。”在回去的路上,柳枝忍不住笑著對寧素道,原本以為太皇太后瞧見皇貴妃那副模樣會心疼她,對您會有所不滿呢。
“皇瑪嬤她老人家是明事理的人。”寧素倒沒有怎么擔心,一開始她確實是有些害怕太皇太后的,但是接觸下來之后,卻覺得她老人家挺好相處的。
這倒不是說太皇太后沒脾氣,而是她這個人明事理,不是個糊涂的老太太。
寧素不管皇貴妃今天是故意以這副憔悴的模樣出現的,還是無意的,但是太皇太后很拎得清。她明白她要是心疼皇貴妃的話,那么就等同于打她的臉,也等同于向康熙表示不滿了。
如此一來,豈不是助長了皇貴妃的氣焰
要知道太皇太后當初不希望她進宮,只是不想讓后宮變得不太平而已,并不是替皇貴妃說話。事實上說句冷漠一點的話,寧素覺得只要能讓后
宮太平,其實太皇太后壓根不關心究竟是她受委屈了還是皇貴妃受委屈了。
柳絮可沒有想那么多,聽到寧素這么說,她笑道“奴才覺得太皇太后不僅是個明事理的人,還是個頂好的好人。
以后奴才拜菩薩,也求菩薩保佑太皇太后長命百歲。
寧素被柳絮的話給逗笑了,點點頭道好的呀,要是皇瑪嬤真的能長命百歲的話,記你一份功勞。
柳絮當下認真地點點頭。
寧素帶著人回到自己的寢宮后,才知道廣儲司的主事嬤嬤已經帶著繡娘們提前到了坤寧宮。一見到寧素,個個行禮道“奴才參見皇后娘娘,皇后娘娘萬福金安。”“都起來吧。寧素有些意外地道,你們怎么來得那么早”
“回皇后娘娘的話,奴才這不是怕來晚了嘛,所以特意提前過來。”回答寧素的是廣儲司的主事,姓張佳,人稱張嬤嬤。
寧素對她有所耳聞,因為她是宮里出了名的墻頭草,經常干出風往哪邊吹,她就往哪邊倒的事兒。
從前皇貴妃當道的時候,張嬤嬤可別提有多巴結皇貴妃了,然而等寧素進宮,皇貴妃失勢,她就立馬改變了立場,改為巴結寧素。
張嬤嬤不是寧素接手宮權之后第一個向她投誠示好的人,但是卻是巴結她巴結得最厲害的那一個。
然而張嬤嬤當初能夠那么對皇貴妃,他日說不準也會這么對她。因為寧素對現在的康熙有信心,不代表她對以后的康熙有信心的,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1這個道理寧素還是懂的,她不敢保證自己一輩子都會得寵。
所以寧素對于張嬤嬤的巴結看在眼里,卻沒有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