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淑慧長公主為了阿木爾選擇繼續留在北京城,那么就足以證明她對這個孫女的看重了,如此一來,不用淑慧長公主開口,寧素都知道該怎么做了。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雖然淑慧長公主的親娘太皇太后就在宮里,而且地位超凡,但是俗話說得好,縣官不如現管。再加上太皇太后年紀大了,淑慧長公主雖然在意自己的孫女,卻也心疼自己的皇額娘。
要知道在如今的小輩里,大概也就只有太子一個值得太皇太后花費心思去替他挑選妻子了,即便再多一個,淑慧長公主心想那也輪不到她的孫女。
不得不說淑慧長公主還是很理智的,而且并非是那種仗著自己的出身和輩分就囂張霸道的人,她知道自己喜愛阿木爾,不代表太皇太后也會對她另眼相待的。
頂多因為她是她的孫女,她對她有幾分愛屋及烏之情罷了,多了就肯定是沒有的。
畢竟阿木爾生在蒙古,長在蒙古,這么大了,和太皇太后這位長輩見面的次數都不超過一雙手,要讓太皇太后對阿木爾這個曾外孫女很有感情,那也實在是有點為難太皇太后了。
雖然說即便淑慧長公主是個拎不清的,看在她從前幫過她的份上,寧素也會幫這個忙,派人好生照顧阿木爾,讓她平平安安,舒舒服服地度過這次選秀。
但是既然淑慧長公主是個拎得清的,而且不拿舊事勒令她必須得幫她的忙,那么寧素自然幫得更加心甘情愿了。
很顯然淑慧長公主也是懂這個道理的,她也是看得出寧素不是那種忘恩負義之人,所以倒也不怕她會不念舊情。
“我這個孫女平日里被嬌慣壞了,讓她進宮選秀我不怕別的,就怕她不知道天高地厚,四處得罪人,雖然說等選秀結束了之后,她會嫁回蒙古,但是難得來一趟,沒交幾個朋友就算了,怎么能得罪一大幫人呢
淑慧長公主說這話也沒有別的意思,就是單純想讓寧素知道,她不會讓阿木爾進宮給康熙當嬪妃的。雖然依照寧素現在得寵的程度,她不一
定把阿木爾一個小丫頭片子放在眼里,但是這種事情能提
前解釋清楚自然得提前解釋清楚了,省得寧素心里不舒服。
這個呀,皇瑪嬤早就跟我說了。寧素并沒有誤會,她道,不過姑爸爸您何不在京城給阿木爾找一戶好人家呢蒙古雖然好,但是比起生活條件,那還是北京城更勝一籌的。
而且皇上已經特許了您可以留在京城常住了,這樣您以后回京,不僅能多陪皇瑪嬤,阿木爾也能夠多陪您,到時候你們祖孫倆一塊孝順皇瑪嬤,皇瑪嬤肯定很高興。
“我也有想過讓阿木爾嫁過來的,但是京城里的人家規矩大又規矩多,我怕真的讓阿木爾留下來生活的話,她會不習慣。
水土不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不是只有大清公主嫁到蒙古才會因為水土不服而早早去世的,同樣的也有不少的蒙古貴女在嫁到大清之后因為水土不服而早早離世的。
淑慧長公主不是說阿木爾如果嫁到大清的話就一定會成為那些芳齡早逝的蒙古貴女中的一員,但是她確實是有這樣的擔心。
沒事兒,這會兒還早著呢。”寧素也就是給出一個提議而已,她道,“姑爸爸您可以好好想想,也問問阿木爾的意見,畢竟這是她的終身大事。如果最后還是決定嫁回蒙古的話,我們也會幫阿木爾找一個好夫婿的。
太皇太后對阿木爾這個曾外孫女沒有什么感情,但是對淑慧長公主這個僅存的孩子還是很有感情的,看在淑慧長公主的份上,太皇太后也愿意幫阿木爾找一個好夫婿。
而康熙呢,對太皇太后又向來孝順,要不然在康熙十二年的時候,也不會因為太皇太后掛念女兒的原因,就派人將淑慧長公主從蒙古接回來,還允許她日后多多回京常住了。
要知道已經嫁出去的公主雖然都姓愛新覺羅,但是如果沒有皇帝的允許,她們有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辦法回京的。
這也是為什么后宮的嬪妃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嫁到蒙古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蒙古離京城太遠,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女兒這一嫁,母女兩人很有可能這輩子不論生死都不復相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