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日后都不知道有沒有可能發生的事情來跟寧素說,那不是百害而無一利么
不過說完之后,太皇太后的話鋒又是一轉,“雖然說雙胎的體重肯定比單胎要輕得多,但是皇后你可別為了生兩個大胖小子,就枉顧自己的身體,特意吃很多給肚子里的孩子增重,這是不可取
的。
“你要知道只要兩個孩子能夠平安出生,那么他們出生的時候是輕一點還是重一點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事。
畢竟只要孩子平安生下來了,我們還能養不大嗎
好吧,雖然最后這句話沒有人敢打包票,但是太皇太后對寧素說這番話,確實是以她的安全為出發點。
“我知道的,皇瑪嬤。”寧素聽得出來這些都是太皇太后的肺腑之言,心中自然免不了有所觸動,她對太皇太后道,“王太醫已經著手收集一些降低生產風險的法子,其中您說的這個,他也跟我提過。
“說到了孕后期得控制進食,另外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好多多走動,所以剛剛從坤寧宮來慈寧宮的時候,我都是走著來的。
“要多多走動太后不解道,這懷孕的婦人不是應該多多休息嗎”
寧素解釋道“王太醫說了,孕婦若是嬌生慣養的話,生孩子的時候得吃大苦頭,畢竟生孩子是一件力氣活兒,若是生到一半沒力氣了的話,那就糟了。
太后一聽,覺得確實是有點道理“那皇后你就照著王太醫說的話去做吧,不過你得顧著自己的身子和肚子里的孩子們,要要要量什么行來著
就你肚子里的那點墨水,就別來賣弄了。太皇太后被逗笑了,她道,是量力而行。
沒錯沒錯,就是量力而行。被笑話了,太后也不尷尬,畢竟滿宮上下誰不知道她是個文盲
這要不是五阿哥進上書房讀書了,太后說不定還和從前一樣對漢文半點都不感興趣,也一竅不通呢。
現在“量力而行”這個四字成語,她都記得兩個字了,而且還運用得十分恰當,光是這兩點就足夠讓太后覺得滿足了。
太皇太后倒也不是一心想要看自己兒媳婦的笑話,打趣了她一句之后就對寧素道“你皇額娘說得沒錯,哪怕王太醫的話有道理,你也要量力而行。
太皇太后想了想,又道,“下次你再來慈寧宮,最好還是讓人準備輦轎,這樣你可以走一段路,坐一段路,不用那么累,尤其是等你肚子大了之后,走起來可就沒有那么輕松了。
說句不吉
利的話,有一個輦轎時刻跟著,出了什么事奴才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將寧素送回坤寧宮呀。
不過這句話由于過于不吉利,所以太皇太后也就不說了,省得好的不靈丑的咳咳,是吧寧素輕笑“皇瑪嬤這么安排,是心疼我呀還是心疼我肚子里的孩子呢”
聽寧素敢當著太皇太后的面問出這樣的話來,就足以可見她們的關系是相處得越來越融洽了。太皇太后一聽,頓時就笑了“心疼你,心疼你行了吧”誰讓她這個孫媳婦懷孕了呢而且懷的是雙胎,那么自然是她最大了。
可惜不是每個人都像太皇太后她們一樣,聽說了寧素懷的是雙胎后都那么驚喜和憂心的,尤其是東西六宮的嬪妃們,個個是既酸又妒,仿佛一夜之間得了紅眼病似的,個個眼紅得要命。
比如說當中的儲秀宮妃赫舍里氏。
沒錯,聽這個姓氏就知道她是誰了,這位儲秀宮妃就是仁孝皇后的庶妹,也就是太子的姨母。
儲秀官妃和其他的嬪妃們都不一樣,其他的嬪妃要么是靠大選小選進宮的,要么是到了年齡直接被康熙點進宮的,而儲秀宮妃不一樣,她既沒有經過大選小選,進宮時年齡也才十歲而已。
那為什么儲秀宮妃會年僅十歲就進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