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即將升入高三年紀的高三生,整個暑假都沒放假。高二的學生也已經入學了一個月,只有高一新生,尚算清閑。
江檸吃了早飯,打了一壺熱水上去,徐秀麗才剛起床。
江檸將熱水壺放下,和徐秀麗打招呼“不知道你喜歡吃什么,就沒給你帶早飯了,水瓶在這,要喝水自己倒。
徐秀麗抿唇笑了笑“你好早,一會兒我去買衣架,你要一起嗎”
江檸猶豫了一下,“你去吧,我還想再看會兒書。”
其實是她囊中羞澀,身上的錢都不夠買衣架的了。
她打算先寫稿子,等銀行開門口,去銀行看看,如果寄給故事會和武俠這兩本雜志還是沒有消息的話,她就要這兩篇稿子重新投了。
還好她之前都留了底稿。
到八點左右,學校門口比昨天更熱鬧,昨天沒有來報名的人,今天都來了,不論是學政樓、財務室,還是各新生班主任報到處,都排了很長的隊,有的學生自己在排,有的是父母在排,樓上高二高三的學生還在正常上課。
江檸見時間差不多,就帶著自己最新出爐的四萬五千字的稿子,和之前寄給故事會的稿子,去了校門口的銀行。
此時銀行窗口排隊的人也非常多,因為很多人是從存折里新取錢出來交學費。
江檸排了好一會兒才輪到她,把存折遞過去,“麻煩幫我查一下存折里還有沒有錢。”
工作人員接過存折,只見里面余額,200元。
但她還盡責的幫她查了一下,居然有兩筆匯款進來,她將兩筆匯款在存折上打印出來,說了余額后問她“有兩筆匯款,要取錢嗎”
“取一百。”江檸趕緊問她“兩筆匯款分別是從哪里匯來的”工作人員一邊快速的給她辦理取款手續,一邊說“同一個地方。”江檸接過銀行存折,才發現兩筆匯款數額居然相差一倍。她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沒有電話可以問。
她計算了一下自己寄過去的稿件,幾個短篇,最長的一篇是八千字,寄給了故事會,接近五千字的是知音,這筆稿費都已經收到,還有兩個小短篇,一個是讀者一個是青年文摘,應該是存折里收到的一個四十,一個六十的稿費。
就目前而言,知音這篇雜志的稿費最高。
她怎么算,這兩筆稿費都不對,只能猜測是她唯一寄出去的長篇小說我在大宋當捕頭的那些年發來的稿費,至于兩筆稿費,為什么相差那么大,她也不知道。
既然這篇稿子被錄用了,她手中又寫出來的四萬五千字,她就順便一起寄過去了,想著對方打的是兩筆稿費,想來手中的存稿不多了,便寄了快件。
她這次寄信的地址留的是學校地址,不方便留學校電話,她去網吧申請了一個雅虎郵箱號,放在信紙最下面,順便問
了兩筆不同稿費的問題,同時一起寄的還有寫給知音的短篇。
沒辦法,知音的稿費高啊。
只是沒想到故事會這么難過稿,既然如此,江檸決定將這篇故事稍微改一改,再取個符合知音體的名字,寄到知音去試試看。
這事且不急,有了武俠這邊的兩筆稿費,江檸的經濟情況一下子就沒那么緊張了。
這兩筆稿費,一筆是四百,一筆是八百,加起來總共有一千二。
江檸便打算去小商品市場去買點日常用品。
從車站坐小三輪要一塊錢,可從學校門口坐小三輪去小商品市場只需五毛錢。
她這次沒客嗇那五毛錢,直接坐車過去,買了兩把鎖,一只可以鎖上的帆布箱,衣架、香皂、拖鞋、毛巾、衛生紙等個人用品也一次性買齊全了,為方便在床上寫作,還買了把小臺燈。
回來的時候,看到路邊竟有個雅芳的專賣店,遂進去買了防曬、面霜和洗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