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兩所高中,但這條街卻并不熱鬧,甚至稱得上冷清,尤其是和隔壁那條有著二中和四中的街道相比,對比尤其明顯。
歸其原因,還是一中和吳中兩所學校都管的太嚴。
因為九十年代黑道電影盛行,加上很多廠子倒閉,無數工人下崗,年輕人也找不到工作,許多十幾二十幾歲沒有工作的年輕人,就成了街溜子,整天成群的在街上閑逛。
這樣的人多了,就難兔會打架鬧事。
吳城一中和吳城高級中學的老師們怕學生們出事,除了雙休日放學生們回家,都是將學生們拘在學校,一刻都不讓離。
即使到了雙休日,你離校,都要填表,寫上離開的時間,出去做什么,去哪里,什么時間回來。
江
檸之前填了去小商品市場買東西,七點之前回來。現在還有時間,江檸便在附近兩條街上逛逛,看有沒有合適的鋪子租下來。
和一中這條街的冷清不同,隔壁那條街十分熱鬧,很多年輕的穿著校服的少年少女們穿梭在這條街各種小吃攤上。
這條街也有兩所高中,二中和四中。二中也算是重點高中。
對于下面小鎮高中的學生們來說,考不上一中和吳中這兩所最有名的重點高中,能考上二中也不錯,二中常年想和吳中、一中爭老大,卻是永遠的弟弟,從未被一中、吳中放在眼里過,一中的眼里只有吳中,吳中的眼里只有他們自己。
恩偶爾也會抬抬眼皮看看能帶給他們威脅的一中。
四中則是半藝術類高中,學校氛圍相對寬松些,日常也不禁止學生出入學校,是以那條街上的生意比擁有著一中、吳中的這條街要熱鬧的多。
江檸便隨意的在這兩條街上逛著,看能不能找到鋪子可以出租。
結果一圈繞下來,別說街道兩邊的鋪子了,就是附近巷子里面對著巷子開的門,都被做成了炸串店,街頭巷口,全都被各種因為下崗找不到活計的人給占領了,賣餅的、賣春卷的、賣餛飩的、炸串
的,各種小攤擺了一排,直擺到巷口。
光是賣炸串的就有四五家,賣麻辣燙也不少。
他們將豆皮、面筋、年糕、小魚干、火腿腸等用竹簽串成一串,放油鍋里炸,再涂上麻辣鮮,正是缺少油水的年輕人們的最愛。
排隊買春卷的人也特別多。
這家春卷江檸前世吃過一回,被念念不忘很多年,不知是記憶美化了它,還是它真就這么好吃,反正后來江檸就再也沒有吃到過那么美味的春卷。
老板娘用用完的油桶,做了個寬大的鐵皮爐子,上面架了一張大大的平底鍋,平底鍋上面平鋪著二十多個長方形春卷,旁邊是一桶早已調好味的韭菜拌粉絲。
老板娘拿出一張大大的春卷皮,用勺子挖出一大勺的切成小段的韭菜粉絲,放在面皮上,折卷成長方形,放入平底鍋中,一邊將其它煎的脆香的春卷翻個面,又繼續包下一個。
和后來江檸吃到過的里面餡料只放一點,皮卻又多又厚卷成細細長條的春卷不同,老板娘包的每個春卷都是個大料足。
她手的動作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