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武俠賣的太火了,大宋的實體書也賣的很火,很多人看完雜志后,就不看了,租書的人就去收,低價收回來很多武俠的雜志,在書架上擺了一排,從去年的第一期到今年的最后一期,按照時間排列擺了一個長格子都擺不下,下面還堆了一摞書,讓租書的人自己去翻找。
等到晚上的時候,更多的觀眾等在了電視機前,等待著包二的上映。不得不說,李臺長太會抓住時機了。
他并不是在香帥傳奇下映的時候,馬上上映的包二,而是等香帥的熱度冷卻了幾天,觀眾們恰好處于一個看完一部電視劇的空窗期,暫時沒的看又還在回味香帥的時候,打廣告。
打了幾天廣告,吊足了觀眾們胃口,香帥的熱度再一次的冷卻后,才在本周六上的包二,這使得原本香帥的觀眾,被拉了好大一波到包二這里,等到周日晚上,暫時沒什么好電視劇看的觀眾們,目光又被包二吸引了過來。
星期天李臺長和電視臺的工作人員都在臺里,上午的重播一結束,工作人員很快就上來匯報了重播的收視率。
工作人員臉上是掩不住的喜意“上午的最低收視率在百分之十,最高收視率百分之二十三”重播能有這個收視率,也難怪工作人員會滿臉喜色了。
一般來說,重播的收視率要比首播要低的,可他們這重播的收視率,并沒有比首播要低多少。
像他們寒假放的那部劇,首播最高收視率百分之三十多,重播只有百分之幾,那真的是斷崖式下跌。
重播有這樣的收視率,意味著今晚第三第四集播出后,收視率應該不會下跌太多,或者可以穩住現在的收視率。
在經歷了寒假檔被香帥搶的只
剩下百分之一的收視率后,能夠維持如今這樣的收視率,z省臺所有的工作人員就已經很滿意了。
尤其是,這是他們臺的第一部自制劇。
現在做自制劇的電視臺很多,但有真正大紅的很少,幾年前的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前年的北京人在紐約,去年滬市臺大火的滬市方言自制劇,另外一個臺的大火自制劇,但認真的算起來,稱得上爆火的,兩只手都數的過來。
他們z省臺雖說也在搞自制劇,可是一沒有靠譜的導演,二經費不足,想在第一部就打出名氣,出成績,也是不容易的,所以在第一本自制劇的選擇上,李臺長是選了又選,也是因緣際會,在他們臺還不知道要拍什么的時候,大宋剛好開始連載,又剛好被他們臺的秦舒敏看到,小秦給他推薦了大宋。
又恰好,在這一年的年底,橫空出世了香帥這樣現象級的大爆劇,逼得他不得不快速的做抉擇,這才選擇了包二。
下午李臺長也沒有回去,和工作人員們一起坐在放映室,將三四集都觀看了一遍,等到晚上三四集播出時,他們已經在家里了。
哪怕中午已經看過一遍,晚上再看時,李臺長他們依然看的津津有味,原著寫得好,劇本改的好,演員演得好,導演拍得好,剪輯剪的好
李臺長問妻子,覺得包二拍的怎么樣,好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