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想到吳中那群人聽到江檸名字后的表情,張主任就想大笑三聲
一般來說,每年會被選為學校代表去講話的人,都默認是高二的年級第一,所以老師也會提前和
年級第一打招呼,讓他提前去準備稿子,背一背。
本來王老師也沒想到選的人會是她,所以完全沒有提前跟她說要準備稿子的事,還是政教處主任來通知他,他才意外發現今年竟然是選的他們高一的學生,趕緊臨時讓班長去通知江檸。
對江檸,他是
很放心的,寫一篇烈士陵園的講話稿子,應該很簡單。另一邊,吳中的宋培風,也接到了同樣的任務。
宋培風初中并不是在吳城讀的,而是和江柏一樣,初三了,他跟著他父親調任來到吳城中學,參加了這邊的中考,所以他還第一次接到過在烈士陵園作為學生代表講話的任務。
不光是吳中和一中,吳城所有學校,包括小學,都要派一位學生代表,要在明天的掃墓儀式后,要在烈士英雄碑前,發表講話,講話的主題無外乎是英雄當年的浴血奮戰,守護家園,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們要好好學習,報效祖國之類。
這樣的講話,江檸前世講太多了,都不需要稿子,隨口就能一個人講好幾個小時不帶停歇了,把所有大領導們的講話精神,逐字逐句引經據典,再加現實案例分析,深入的說上一遍又一遍。
因為要趕早,早上五點半,天還只是蒙蒙鴉青色,所有的學生都已經起床,所有人都統一穿校服和白球鞋,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只昨晚上扎的白色紙花在手里,去食堂吃早飯。
吃完早飯,由各班班長,或者力氣最大的兩個男生,舉著大大的花圈,走在最前,剩下的班級成員,分為男女兩組,站在前面的兩個男生的后面排好隊,手里拿著掃帚、竹筐等物,從高一開始排,高一一班,高一二班,高一三班一直排到最后面的高三十班。
他們一中打開校門,舉著花圈出來的時候,也正好是對面吳中舉著花圈出來的時候。
兩個學校的學生,就像排練了無數次一樣,各自舉著花圈在老師們的帶領下,魚貫而出,一個學校走在馬路的左邊,一個學校走在馬路的右邊。
此時還很早,馬路上也沒什么車,只有學生們安靜肅穆的路上走著。
漸漸的,這條由學生組成的長龍越來越長,放眼望去,一眼看不到盡頭,全部是去掃墓的學生。從最前面的各個高中,到中間的各個初中,再到最后面的各個小學。
每一次看到這樣的景象,江檸心中都涌動著一股說不出的情緒,鼻尖酸澀。
烈士陵園距離吳城并不近,有二十里的距離,所有學生都要靠雙腿走過去。
今年的清明不下雨還好,遇到雨天的清明節,所有師生還要穿雨衣雨鞋,給花圈打傘,特別狼狽。
前兩天還是晴天,清明節當天,天卻陰沉沉的,沒下雨,也沒出
太陽。各班的班主任都是跟著學生一起走的,也有很多老師騎著自行車跟著。
王老師安排好了所有事情,學生也跟著大部隊往前走了,他這才抽空來到江檸身邊,問江檸“昨天讓你準備的稿子準備了吧把名字給我,我報上去,到時候主持人喊到你的名字,你就上去照著讀就行了。
江檸朝王老師眨了眨眼。
王老師不知怎么,一下子就理解了她的意思,急的差點沒跳起來你不是沒有準備吧我不是叫沈錫榮跟你說了,今天要當我們一中高一年級的學生代表講話嗎沈錫榮沒有跟你說
江檸連忙道“說了說了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