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母吳城的醫院的工作,目前一個月也就三百多塊錢。
像江爺爺的巡山工作,今年還漲了工資,漲到了一百塊錢一個月,如果是農村孩子,像江爺爺一年的都支撐不住一個孩子一年的學雜費。
這也是前世江檸明明已經有了江爺爺的工資補貼,她在經濟上還那么困難的原因。
江爺爺一年的工資并不足以支撐她一年的學費,剩下的,就要想辦法從其它地方找補,江爺爺的巡山工作限制了他每天的行動范圍,最遠不會出江家村,還不能一直待在江家村,一個村子的破爛,他要累積多久,才能累積到一兩塊錢呢即使是靠春季采摘些蕨菜頭,春筍去賣,可能賣的錢,也就剛夠兩趟船資的。
像童金剛家還是雙職工,父母中一個人一年的工資都投入到童金剛身上,只剩下一個人的工資,童父童母也是要生活的,所以對于童父來說,也是能省則省。
每個學校的報名時間不同,江柏的滬市理工大學新生報到時間為八月二十四日,童金剛所在的學校報到時間是八月二十七日。
他們是提前來的滬市,三個人將行李都安置好后,江柏就到錢經理這里,跟錢經理打聽了附近哪里有菜市場,錢經理跟他們說了公交路線,三個人坐公交車去市里買了鍋碗瓢盆、油鹽醬醋和肉蛋菜。
回來的時候,江柏去錢經理的售樓處借了電話,打給江爸。
每天只有上午九點半到十點、下午兩點到三點這個時間,打電話給江爸,江爸是在的,其余時間他要么去進貨了,要么在火車站賣盒飯,是找不到他的。
江柏終于等到這個時間,給江爸說了,大學不收米糧,他吃飯要用ic飯卡,往里面充錢才能吃飯。
江爸如今賺到了錢,對江柏并不小氣,說“我現在就去給你轉錢。”
掛了電話,他就回去跟江媽要存折。
江媽警惕的看著他“要存折干嘛”她生怕江爸認識了什么人要跟他借錢,他們好不容易賺的錢被他再借出去。
當年他借出去那些錢,還是她去那些人家撒潑打滾又是哭又是威脅,才把錢都要回來拿去還債的。
江爸無奈地笑著說“柏子大學在滬市讀的,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從家里拿糧食去學校換糧票了,現在都是交錢,用那什么ic飯卡,錢都充在飯卡里。”
江媽問“那要多少”
她掐著指頭計算“一天一塊錢,一個月三十塊錢,一個學期四個月,你給他轉一百二十塊錢去。”
江爸無奈地說“柏子都十八歲了,正是能吃的時候,一天一塊錢哪夠我們這盒飯都一塊錢一盒了。”
江媽瞪他“別以為我不知道,學校賣的飯菜價格和我們這盒飯能一樣嗎以前國安國良上大學,學費一分錢都不要,國家還給他們補貼。”她不滿地嘀咕一句“輪到我家上大學,學雜費一年將近兩千”
“現在一個還能供的起,等再過兩年,你還得供一個,也幸好今年賣盒飯掙了點錢,不然想供兩個大學生讀大學,你討飯去吧”
說著不情不愿的把存折塞給了江爸,補充了句“你一分錢都不許多給”
可在江爸回來,江媽發現存折上少了三百塊錢后,嘀咕了一句“一個個,就知道花錢”
別的也沒多說什么。
她再怎么偏心江松,也知道江柏如今是大學生了,將來至少也是個鐵飯碗,她雖然打定主意,以后跟著大兒子過,但假如娶得大兒媳婦和她關系處不來,還有個小兒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