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開始還以為搞錯了,又去查了下江檸的學校,確實是吳城一中的。
“今年吳城的成績還不錯啊,這個第一第二都是吳城的。”省師大附中的競賽班老師詫異地說。
“什么第一第二”其他幾個學校的老師也好奇的湊過來,結果一看,競賽成績單上,第一第二后面的名字,一個寫成吳城第一高中,一個寫著吳城高級中學。
幾個老師面面相覷,實在沒想到,他們七個縣區,市里五個區,十所學校,外加榮昌縣兩個學校,這么多縣區學校,居然讓吳城的兩個學校拔得了頭籌。
要是吳城高級中學嘛,他們還能理解,這個吳城一中是什么情況
省師大附中的一個老師忍不住酸溜溜地說“吳城一中今年倒是出了個不錯的苗子。”
“吳城一中的競賽老師是誰啊”又有人問。
幾個人面面相覷,一來,計老師是新老師,二來,一中之前的成績一直都是市賽一輪游就結束了,極少有進省賽的,所以計老師和他們市里的老牌市重點的老師們,還真不太熟。
也有知道的說“聽說曾在省里拿過一等獎,進過冬令營被保送的。”
具體他們也不清楚了。
有老師感慨地說“原來是進過冬令營的,難怪能教出個這么好的苗子了。”
競賽就是如此殘酷,光有好的學生苗子還不行,還得有好老師,競賽生就得有專業的競賽老師來教,普通的數學老師并不能教出一個好的競賽生,這也是全市的各個重點高中,不是沒有出過成績出類拔萃的學生,甚至在全市考試中都能拿到前十名,可在競賽中就是一文不名,比如之前的吳城一中。
因為沒有好的競賽老師。
也是孫校長上位后,花高金挖來了計老師和另一位競賽老師,兩個人一起,才讓這兩年一中的競賽成績稍稍好了些。
他們看著兩科第二,一科第一的宋培風說“吳城的吳中有吳城第一高中在后面緊追不舍,連帶著吳中的成績都上來了,這次第一第二都在吳城。”
江檸的出現,也讓吳城一中進入了這些老師們眼中,問他們“今年這個吳城一中進了多少人”
他們把名單一查,只有兩人。
江檸和邢宏宇。
章文學和程玉鳳兩人把心思全都放在了校內成績競爭上了,花在競賽上的時間和精力少了,在吳城縣內還算出眾,可和這么多來自全市的尖子生們比,成績就不夠看了,他們二人雖然優秀,但是能走到市賽的,沒有一個是不優秀的,分別只在于你在這件事上花了多少時間和精力而已。
他們在競賽上花的時間和精力少了,自然就被別人比下去了。
這也沒什么錯,每個人的選擇不同罷了,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宋培風和江檸這樣,競賽和校內成績兩手抓的。
實際上,雖都是競賽成績,但前五名的成績,和五名開外的成績,是呈斷崖式下跌的,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走競賽路線,也有很多來市里參加競賽,并進入了省賽的人,也知道,自己可能無法在競賽上出成績,還是對競賽有所保留,自己的本身成績雖有所下降,卻并不曾放下。
只有除了江檸和宋培風之外的另外三名學生,是確定走競賽路子,想在省賽中爭一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
省賽三等獎在高考中,可以加十分。
他們下半年才高一,如果省賽成績不理想,再把精力放到高考中去,也還來得及,如果拿到獎,高考加的十分也不少,如果能進冬令營,被那些前十的高校直接簽走,就更好不過。
去年光是清北兩所高校,就簽走了一百多人。
邢宏宇身上是有些野性和沖勁在的,他在期末考試結束了之后,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競賽中,尤其是在省師大附中考試時,遇到的別的學校對他們吳城一中的無視和冷遇,更是讓他在心里憋了把火,市賽結束后,回到集訓隊,更是努力。
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進省賽,可他想要努力一把,之前那種被人無視和冷待的感覺讓他感到非常不爽。